环境-导向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x

环境-导向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向系统设计】

【SignageSystemDesign】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40555】

课程学分:【2】

面向专业:【环境设计】

课程性质:【系级选修课】

开课院系: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

使用教材:

教材【《导视设计(彩色版)》,主利涛,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23】

参考书目

【1.《标志与导视系统设计》,史墨,倪春洪,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2.《导向标识系统设计》,向帆著,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

3.《图形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美]CraigM.Berger著,谢琳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4.《城市标识导向系统》,朱钟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课程网站网址::8443/webapps/blackboard/execute/modulepage/view?course_id=_10658_1cmp_tab_id=_11338_1mode=view

先修课程:【设计基础2040072(4)、空间与形态2040483(2)】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环境设计专业的系定专业必修课,以其它课程作为修学基础,为系统化的提升学生的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能力而设置,该课程教学的主要作用在于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导向系统设计程序和设计方法,不论学生是未来将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平面设计师、建筑师、景观建筑师、工业设计师和规划师,都能了解并掌握每一个导向标识设计领域的专业技能,了解导向标识是如何在各个项目中被应用,并且专业工作人员如何彼此合作的过程。

三、选课建议

本课程适合环境设计专业在第五学期开设,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平面构成、空间形态设计能力、设计基础基本知识和电脑制图的绘图技巧。

四、课程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联性

专业毕业要求

关联

LO11:表达沟通-理解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价值观,能在不同场合用运用语言、文字、图像等形式进行有效的沟通。

?

LO21:自主学习-能够根据环境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并主动地通过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讨论、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

LO31:审美素养-掌握设计、艺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基本的艺术修养及色彩、平面、空间、造型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LO32:设计表现-掌握常用的设计软件,包括平面及三维动画软件,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像、或者PPT文件、展板、模型、动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理念、创意、分析图和成果。

LO33:专业基础-具备专业识图制图能力、空间尺度概念、常用材料的规格性能和用途等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进行小型建筑项目的设计;能够了解和分析专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

?

LO34:方案构想-理解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能够根据项目要求,对不同类型空间的平面功能需求、布局、交通、软装等进行分析,进行对应的空间设计。

LO35:项目实务-了解设计项目实施的市场运作流程,掌握设计方案的深化设计能力;以及灯光照明、市场营销等与相关专业领域的交叉认知能力。

LO41:尽责抗压-遵守纪律、守信守责;具有耐挫折、抗压力的能力,并能够顺利完成相应地工作学习任务。

?

LO51:协同创新-同群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做集体中的积极成员;善于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利用自己的知识与实践来提出新设想。

?

LO61:信息应用-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运用科技信息技术的能力,并能熟练操作各项办公软件。

LO71:服务关爱-在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愿意服务他人、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为人热忱,富于爱心,懂得感恩。同时,也要具备全球生态和可持续的理念。

LO81:国际视野-具有基本的外语表达沟通能力与跨文化设计理解能力。

备注:LO=learningoutcomes(学习成果)

五、课程目标/课程预期学习成果

序号

课程预期

学习成果

课程目标

(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

教与学方式

评价方式

1

LO112

应用书面或口头形式,阐释自己的观点,有效沟通。

课外调研、课内学习、汇报交流

Ppt交流、讲解/制图

2

LO212

能搜集、获取达到目标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实施学习计划、反思学习计划、持续改进,达到学习目标。

课外调研、课内学习、汇报交流

Ppt/制图

3

LO331

具备专业识图制图能力、空间尺度概念、常用材料的规格性能和用途等专业基础知识。

课外调研、课内学习、汇报交流

Ppt/制图

4

LO413

爱岗敬业:了解与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充分认识本专业就业岗位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在学习和社会实践中遵守职业规范,具备职业道德操守。

课程引入思政内容

Ppt

5

LO511

在集体活动中能主动担任自己的角色,与其他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课外调研,讨论交流

Ppt/制图

六、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总课时为32学时。其中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