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 (1).docx

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 (1).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泊船瓜洲》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抓住重点字词,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

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感悟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出示单元任务群,明确我们本课的学习任务。

活动一:诵一段音韵诗文

1.立足单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人生是诗意的存在,生活是浪漫的永恒。前几节课,我们通过游览诗词村落,聚焦文本,在赏春景中感受到了春雨的珍贵,春景的盎然。在悟别情中体会到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意,送别之情。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泊船瓜洲》,追忆王安石的思乡之情。

2.借助资料,了解诗人

3.反复诵读,读出诗韵

(1)听录音,关注多音字。

(2)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读顺。

(3)反复读,指导读出节奏和韵律。

活动二:觅一丝绿意情结

诗句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说说诗句的意思: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2.借助注释、图片,了解“京口”“一水间”“钟山”的地理位置。

3.引导学生通过品析“只”“数重山”字,借助资料,反复诵读,体会思乡情。

教师点拨:作者泊船在长江北岸的瓜州,离家乡钟山远吗?(远)是啊,在遥远的古代,单靠双脚和一叶扁舟,要跨过滚滚长江水和翻越数重山,可谓是千山万水,可为什么在作者眼里却是那般的近呢?(出示相关资料)

诗句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借助资料袋,了解“绿”字的由来,体会用词的精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初云:“又到江南”,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炼字的过程写的很清楚,但为何最终要用“绿”,你认为用这个字的好处是什么?

2.拓展含有“绿”字的诗句,寻觅不同诗人笔下的绿意情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东风已绿瀛洲草,紫癜红楼觉春好。——李白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3.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百般情感。

活动三:赴一场浪漫之约

1.反复诵读诗句,确定意象“明月”。

2.拓展含有“明月”的诗句,感悟不同诗人的思乡情怀。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

明月几时有,把酒向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找寻芦管、猿啸等思乡意象,体会诗人的浪漫情怀。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结束语:月代表思乡,这都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那么表示思乡的意象还有很多,如芦笛、猿啼等等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搜集此类资料,让我们再赴一场中国人特有的浪漫之约…为诗海拾贝乐分享之经典诗词我来诵活动做准备。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