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二年级下册咏柳 (4).docx

小学语文统编版二年级下册咏柳 (4).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咏柳》

教材分析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写的一首咏物诗。咏柳,即歌咏柳树。诗的前两句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诗的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春风比作剪刀,赋予巧妙的想象,生动地刻画出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本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传达出春天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学生词汇量不大、语感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不强,处于对抽象画面和情感体悟较薄弱的阶段,对理解古诗的意思都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朗读古诗,感悟古诗意蕴,体会古诗的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朗读,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所展现的画面;学习古诗中比喻、拟人的写作手法。

思维能力:以联系生活、结合图片、想象画面的方式理解诗句。

审美创造:通过对诗的诵读领悟,了解大自然春天的美丽和生气勃勃,感悟春天的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结合图片来想象画面,理解诗句意思。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学,培植期待心理

【播放春天生机勃勃的视频】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莺歌燕舞,花红柳绿。柳树是最早感知春天到来的植物,被人们称为“春天的使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柳树有关的古诗《咏柳》

1.解诗题

师:诗题是古诗的眼睛,本诗题目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但是告诉了我们重要信息,谁读出来了呢?我们之前学习了《咏鹅》,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咏:赞美、歌颂

师:所以我们可以说题目的意思就是“歌颂柳树”,知道这是一首《咏物诗》。

2.知背景

贺知章是文人儒士的典型代表,少年读书,中年入仕,晚年归乡,这首诗歌作于公元744年初春时节,已是年迈之身的贺知章告老还乡后在家乡看到春天的美景有感而发。一个心忧天下苍生的儒士,奉献了一生,无愧于心,看到美丽的柳树发芽,赞美春天美丽迷人,想必内心格外开心。

二、初入诗境,读中初知情感

师:优美巧妙的语言艺术为诗增添一份美色。接下来请聆听范读,感受音韵美。

聆听范读

《咏柳》第一、二、四句韵脚是“高、绦、刀”三字,都压了同一个韵——ao,读起来朗朗上口,仿佛让人看到一幅明丽清新的垂柳图,给人以喜悦积极的情感。

师:现在请自主朗读古诗,读出节奏,读出喜悦之情吧。

自主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强调读音:“妆”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读准“绦”,应该是“tāo”,而不是“tiāo”;“丝”、“裁”都是平舌音。

三、寻句摘字,捕捉意象神韵

1.“碧玉妆成一树高”

师:针对诗的第一句,我们的朋友小燕子存在两个疑问,大家能帮它解答吗?

问题1:碧玉是什么意思?

问题2: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PPT出示碧玉图片

师:碧玉表示碧绿的玉石。

这绿色的玉和柳树有什么关系呢?

他们颜色上很相似,碧玉用来形容柳树鲜嫩发亮的新叶。

这里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柳树新发的绿叶比喻成了碧绿的玉石。

师:看到“妆”你们都想到了什么呢?

生预设:化妆,装扮,打扮

师:只有人才会打扮呀,所以这里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柳树在用翠绿的枝叶装扮自己呢。

南朝乐府《碧玉歌》有“碧玉”的描写,把碧玉比作少女,那随风飘动的垂柳不就像是婀娜的少女吗?

碧玉的翠绿和垂柳的嫩绿交相辉映,同时把垂柳比作碧玉,显示出柳树像女子的柔美。

请闭上你们的小眼睛,想象一下这嫩绿并且婀娜多姿的柳树吧。

师:结合这几个关键词,我们可以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妆扮成的一样。”

2.“万条垂下绿丝绦”

“绦”是绞丝旁,表示用丝编织的带子,这里将“柳枝”比喻成了“丝带”,绿丝绦就是绿色的丝带。

“万条”并不指具体的一万条,而是形容枝条很多,这里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结合着“万条”、“绿丝绦”两个关键词,我们得出这句话的意思是“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从柳树上垂下来。”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细叶”:柳树新萌发出来的又细又嫩的叶子;“裁”裁剪,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似”,好像,将二月的春风比作剪刀,这里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是二月的春风这把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满树细叶。

二月春风裁剪出了这么美丽的柳树,她还装扮了哪些景物呢?

生预设:二月春风唤醒了小草,二月春风唤来了燕子,二月春风融化了冰雪。二月春风染红了桃花,二月春风拔出了笋芽,二月春风吹绿了树木……?

诗的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春风比作剪刀,赋予巧妙的想象,生动地刻画出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

四、带情朗读,深悟咏叹之情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柳树的迷人姿态,表达了诗人对柳树、对春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