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咏柳》
教材分析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写的一首咏物诗。咏柳,即歌咏柳树。诗的前两句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诗的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春风比作剪刀,赋予巧妙的想象,生动地刻画出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本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传达出春天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学生词汇量不大、语感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不强,处于对抽象画面和情感体悟较薄弱的阶段,对理解古诗的意思都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朗读古诗,感悟古诗意蕴,体会古诗的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朗读,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所展现的画面;学习古诗中比喻、拟人的写作手法。
思维能力:以联系生活、结合图片、想象画面的方式理解诗句。
审美创造:通过对诗的诵读领悟,了解大自然春天的美丽和生气勃勃,感悟春天的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结合图片来想象画面,理解诗句意思。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学,培植期待心理
【播放春天生机勃勃的视频】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莺歌燕舞,花红柳绿。柳树是最早感知春天到来的植物,被人们称为“春天的使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柳树有关的古诗《咏柳》
1.解诗题
师:诗题是古诗的眼睛,本诗题目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但是告诉了我们重要信息,谁读出来了呢?我们之前学习了《咏鹅》,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咏:赞美、歌颂
师:所以我们可以说题目的意思就是“歌颂柳树”,知道这是一首《咏物诗》。
2.知背景
贺知章是文人儒士的典型代表,少年读书,中年入仕,晚年归乡,这首诗歌作于公元744年初春时节,已是年迈之身的贺知章告老还乡后在家乡看到春天的美景有感而发。一个心忧天下苍生的儒士,奉献了一生,无愧于心,看到美丽的柳树发芽,赞美春天美丽迷人,想必内心格外开心。
二、初入诗境,读中初知情感
师:优美巧妙的语言艺术为诗增添一份美色。接下来请聆听范读,感受音韵美。
聆听范读
《咏柳》第一、二、四句韵脚是“高、绦、刀”三字,都压了同一个韵——ao,读起来朗朗上口,仿佛让人看到一幅明丽清新的垂柳图,给人以喜悦积极的情感。
师:现在请自主朗读古诗,读出节奏,读出喜悦之情吧。
自主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强调读音:“妆”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读准“绦”,应该是“tāo”,而不是“tiāo”;“丝”、“裁”都是平舌音。
三、寻句摘字,捕捉意象神韵
1.“碧玉妆成一树高”
师:针对诗的第一句,我们的朋友小燕子存在两个疑问,大家能帮它解答吗?
问题1:碧玉是什么意思?
问题2: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PPT出示碧玉图片
师:碧玉表示碧绿的玉石。
这绿色的玉和柳树有什么关系呢?
他们颜色上很相似,碧玉用来形容柳树鲜嫩发亮的新叶。
这里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柳树新发的绿叶比喻成了碧绿的玉石。
师:看到“妆”你们都想到了什么呢?
生预设:化妆,装扮,打扮
师:只有人才会打扮呀,所以这里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柳树在用翠绿的枝叶装扮自己呢。
南朝乐府《碧玉歌》有“碧玉”的描写,把碧玉比作少女,那随风飘动的垂柳不就像是婀娜的少女吗?
碧玉的翠绿和垂柳的嫩绿交相辉映,同时把垂柳比作碧玉,显示出柳树像女子的柔美。
请闭上你们的小眼睛,想象一下这嫩绿并且婀娜多姿的柳树吧。
师:结合这几个关键词,我们可以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妆扮成的一样。”
2.“万条垂下绿丝绦”
“绦”是绞丝旁,表示用丝编织的带子,这里将“柳枝”比喻成了“丝带”,绿丝绦就是绿色的丝带。
“万条”并不指具体的一万条,而是形容枝条很多,这里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结合着“万条”、“绿丝绦”两个关键词,我们得出这句话的意思是“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从柳树上垂下来。”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细叶”:柳树新萌发出来的又细又嫩的叶子;“裁”裁剪,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似”,好像,将二月的春风比作剪刀,这里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是二月的春风这把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满树细叶。
二月春风裁剪出了这么美丽的柳树,她还装扮了哪些景物呢?
生预设:二月春风唤醒了小草,二月春风唤来了燕子,二月春风融化了冰雪。二月春风染红了桃花,二月春风拔出了笋芽,二月春风吹绿了树木……?
诗的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春风比作剪刀,赋予巧妙的想象,生动地刻画出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
四、带情朗读,深悟咏叹之情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柳树的迷人姿态,表达了诗人对柳树、对春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性质活泼的氧气(1).docx
-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二)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英语外研社版必修第二册:Unit 2Let’s celebrate Starting out & Understanding ideas.docx
- 初中英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Section B 2a—2e-教学设计.docx
- 初中音美术人美版(北京)八年级下册:收藏与创造——旅游纪念品设计.docx
-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复习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之矛盾问题的精髓和两点论与重点论 (1).docx
- 初中英语外研社版八年级上册:Module 11 Way of life Unit 3 Language practice (2) & Around the world & Module task-教学设计 (1).docx
-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第4课 美好祝愿 拍手拍手.docx
- 初中历史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兰亭集序 教学设计.docx
-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口.docx
- 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 智能物联系统的硬件搭建-教学设计.docx
- 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走向世界大舞台-教学设计.docx
-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必修2 遗传与进化科学·技术·社会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docx
- 高中英语外研社版必修第一册:Unit 1 A new start (Period 1 Starting out & Understanding ideas).docx
- 小学美术苏少版四年级上册:会说话的手(一).docx
- 小学美术人美版(北京)五年级下册:扎彩灯-教学设计.doc
-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阿细跳月.doc
-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刺激与反应》教学设计.docx
-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乐海泛舟-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学设计.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