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百年孤独》教学设计.docx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百年孤独》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魔幻与现实的碰撞——《百年孤独》(节选)任务群教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魔幻现实主义”,感知《百年孤独》节选部分的魔幻之风。

2.体会《百年孤独》节选部分“魔幻”与“现实”的碰撞。

3.结合所学知识,尝试魔幻微型小说的创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百年孤独》节选部分魔幻色彩的体现。

教学难点:

体会《百年孤独》节选部分中魔幻背后是现实承载这一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位作家,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标杆”。他有一个重要的身份——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他上承卡夫卡,下启昆德拉,陈忠实、莫言、贾平凹,他们都声称自己受到过他的影响。

这个作家就是哥伦比亚的天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二、情境任务

为纪念《百年孤独》问世55周年,“小草文学社”举办了一场读书研讨会,活动主题是“魔幻与现实的碰撞”。活动分上下两场。

上半场:读者交流会

下半场:学者沙龙

作为文学社的一员,请积极参与,并做好会议记录。

三、先学检查

1.梳理人物关系

(可以以表格、图示等呈现。)

2.梳理文章情节

问:课文节选的第一句话是“马孔多变了样”?马孔多发生了哪些变化?(借问题梳理情节)

①何塞?阿尔卡蒂奥跟着吉卜赛人跑了,乌尔苏拉外出寻找,没有追上吉卜赛人,却找到了丈夫在失败的远征中没能发现的通向远大光明的道路,马孔多与世隔绝的状态就此改变。大量移民的到来,使昔日僻静的小村落很快变成繁华的城镇。大家夜以继日地工作,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②丽贝卡的到来使马孔多小镇上的居民患上了集体失眠症、失忆症。

四、活动

活动一:联系主流作品,明晰魔幻之风

上半场:读者交流会1

《百年孤独》的结尾很是魔幻: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把整个马孔多镇从地球上刮走,从此,这个村子就永远地消失了……像这样的魔幻旋风吹刮在整部《百年孤独》中,因此《百年孤独》被誉为“魔幻现实主义经典之作”。你是如何理解“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概念的呢?请大家交流。

明确:

现实主义(批判)

浪漫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

代表作

《战争与和平》

《平凡的世界》

《红楼梦》

《巴黎圣母院》

《基督山恩仇记》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西游记》

《玉米人》

《蛙》《生死疲劳》

特点

反映生活

描写客观

注重批判

重主观思想

重自然融入

想象夸张奔放

人物神奇故事离奇

手法夸张表达怪诞

反映现实

魔幻现实主义: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拉丁美洲,以“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为创作原则,采用想象、夸张、象征、寓言等手法,给人以人鬼不分、时序混乱、现实与梦幻交错的感觉,借魔幻境界折射现实生活,从而取得“魔幻”的效果。

活动二:聚焦“魔幻世界”,寻找魔幻证据

上半场:读者交流会2

围绕《百年孤独》节选部分,请大家畅所欲言文中“魔幻”色彩的体现。

明确:

1.魔幻事实

△奥雷里亚诺拥有预告未来的神秘能力

△丽贝卡带来了失眠症和健忘症,且迅速传染,人们能看见自己和他人梦中的形象。

△丽贝卡的父母是乌尔苏拉的亲戚,可是何塞和乌尔苏拉却不记得有这些亲戚。

△梅尔基亚德的部落由于逾越了人类知识的界限,已从大地上被抹去。

比西塔西翁、卡塔乌雷:本是印第安部落的公主、王子,因种族患失眠症,无奈逃离。

奥雷里亚诺:整日待在实验室

两个小孩子:不说西班牙官话,只说土著方言

丽贝卡:不说西班牙官话,吃手指、吃湿土,父母的骨殖一直装在口袋里。

2.魔幻手法

夸张、想象、象征

总体感知:情节离奇人物古怪

心理孤独夸张想象

活动三:探究“魔幻之因”,破译魔幻密码

下半场:专家沙龙

研讨会上,有专家提议将“魔幻现实主义”改为“魔幻主义”,认为只读出了《百年孤独》的“魔幻之风”,没有读出它的“现实主义”,你如何驳斥?

明确:

魔幻现象

指向现实

丽贝卡吃土

生活原型:马尔克斯的妹妹马戈特啃吃泥巴

奥雷里亚诺预知未来的能力

丽贝卡装着父母的骨殖

拉美通灵文化:他们有独特的感知世界的方式,他们相信现实世界和神鬼世界是相同的。

丽贝卡的变化(吃手吃土、不愿意说官话,患上失眠症失忆症)

起初:自身自卑,对外来事物排斥。后来:渐渐适应了新生活,接受外来世界,忘记了自己的童年、过往。

集体换失眠症、失忆症

象征义:以马孔多日常生活中的遗忘症,来象征世人普遍存在的历史健忘症。告诫人们,不要在文明洪流面前忘记历史,失去“童年”意味着失去自我,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

小结:

魔幻之下,现实之上。

马尔克斯从没承认过自己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他认为自己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他说在自己的创作里根本就不需要任何想象,要做的就是把所见所闻如实地记录下来。

透过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