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合复习(第二课时).docx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合复习(第二课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家乡的秋天——七上第一单元整合复习

教学目标

1.比读梳理,品析写景散文遣词造句的妙处,感受语言之美。

2.写作迁移,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季节特点,表现景物之美。

3.朗读实践,使用重音、停连等朗读技巧,读出文字音韵之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运用重音、停连进行朗读实践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声韵美和节奏美。

教学难点:

在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写作实践中推荐家乡秋天的美景,让学生学会观察,热爱生活。

教学过程

万千景色,不抵家乡一隅。家乡的哪一处秋景最让你滔滔不绝?班级将以一场朗诵会的形式邀请你展示“家乡之秋”,现邀你一起寻秋、绘秋、颂秋、听秋,争做最佳代言人。

【第一课时】

任务一寻秋

1.找一找课文里的秋日之景,写下它的特点,再寻一寻同样的景象在其他课文里的描述,谈谈你的发现。

2.家乡的哪些秋日之景最让你念念不忘,在表格中记录下来。

作者

所写景物

景物特点

这一景物在其他课文中的描述

我的发现

刘湛秋

雨水

端庄与沉静

《春》细密的春雨

《济南的冬天》冒着热气的冬水

《观沧海》水何澹澹洪波涌起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秋思》

曹操

日月

被大海吞吐的壮阔

《春》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

设计意图:比较同一景物在不同课文里呈现出的不同的特点,感受写景散文景物和情感的关系,为撰写秋日图景做好情感铺垫,选好写作对象。

任务二绘秋

1.根据表格,把你眼中的家乡之秋描绘出来。

提示:(1)根据日常所观察到的景象,凝练家乡秋天的特色。

(2)搜集能表现家乡秋天特点的典型景物。

(3)描绘最能表达此刻你对家乡的情感的画面。

呈现学生写作片段:

家乡秋天的马路上铺满了梧桐叶。树干上斑驳的树皮也带着秋天的味道。风吹过树梢,发出哗哗的响声,风里带着梧桐树的清香。孩子背着书包在树下走过,整条路都充满了欢笑声。

2.如何用文字进一步妆点家乡的秋日图景?请你用写景散文遣词造句的妙招,为下面“素颜”的家乡之秋化妆。

课文画面

《春》第4段

《济南的冬天》第4段

段落结构层次和顺序安排

修辞(比喻、拟人)的运用效果

家乡秋日图景

段落结构层次和顺序安排

修辞(比喻、拟人)的运用效果

(1)《春》第4段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抓方位词,理空间顺序;赏比喻句,写好的比喻。

结论:好的比喻——形似和神似一组比喻,角度多样,层层推进

(2)《济南的冬天》第4段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抓关键句,理结构层次;赏拟人句,用好的拟人。

结论:好的拟人——多处拟写,特点鲜明,浑然一体

(3)为秋景素颜化妆,升格助手——投入情感。

1.根据方位词调整句子顺序,形成总分总的段落层次

2.确定家乡秋天梧桐路的特点,对梧桐树添加成组的比喻句

3.投入情感,运用拟人修辞,塑造梧桐形象

修改后的写作片段:

家乡的秋天没有一丝凉意。你看那条梧桐路,阳光下,风悠悠吹过树梢,发出哗哗的声响,仿佛老人亲切的呼唤。梧桐叶如宽厚的手掌,轻轻地拍打着城市的肩背,然后静静地铺满地面。那梧桐树的树干,宛如一位慈善的老人,沧桑而坚毅。斑驳的树皮,像密密的皱纹,像慈善的眉眼,像智慧的外衣,带着秋天特有的沉静韵味。风里携着梧桐树的清香,孩子们背着书包从树下走过,欢笑声如银铃般在空气中回荡,整条路都洋溢着生机与活力。梧桐老人慈爱地看着这些活泼的身影,目光中带着暖意。

作业练习:

1.完成家乡秋日图景的片段写作。

2.回顾第一单元学到的朗读技巧,利用课内语句进行举例说明,说说运用朗读技巧的好处。为颂秋做准备。

【第二课时】

任务三颂秋

1.根据量表为自己描绘的家乡秋景打分。

评价角度

???

??

?

自我评价

季节特点认知及表达

季节特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