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本精读——第六期.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乘风语文

「美文选粹」冰心:记萨镇冰先生

新课标大语文

选自:

编者寄语

一首诗这样赞他:“乘风逐浪志波涛,意气轩昂一世豪。海盗咸蒙恩抚

治,灾民悉感德熏陶。惟斯廉颇堪言将,但有孙膑可论韬。国务关怀

维系切,史传千古表高操。”他就是今天这篇文章的主人翁——萨镇冰

先生。萨先生的高风亮节无论是对今天的党员干部还是人民群众,都

很有教育意义,尤其是对正在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青少年来说,萨先

生这样的楷模典范多多益善。

披文入情

记萨镇冰先生

①萨镇冰先生,永远是我崇拜的对象,(开篇点明作者的态度。)从

六七岁的时候,我就常常听见父亲(谢葆璋,北洋政府的最后一任海

军次长、民国司令部参谋官。)说:“中国海军的模范军人,萨镇冰一

人而已。”(这句评价侧面表现了萨镇冰先生人格之高尚、感召力之巨

大。)从那时起,我总是注意听受他的一言一行,我所耳闻目见的关

于他的一切,无不加增我对他的敬慕。时至今日,虽然有许多儿时敬

乘风语文

仰的人物,使我灰心,使我失望,而每一想到他,就保留了我对于人

类的信心,鼓励了我向上生活的勇气。

①为文本第一部分,总括萨镇冰先生对我的影响。

②海军上将萨镇冰先生,大名是鼎铭,福建闽侯人,一八六〇年(?)

生,十二岁入福州马尾船政学校,作第二班学生。十七八岁出洋,入

英国格林海军大学,(学员都是当时现役海军军官中优秀而有培养前

途的初级和中级军官。)回国后在天津管轮学堂任正教习。(采用叙

述的方式介绍萨先生的求学经历,可看出其年轻有为,学识渊博。)

那时父亲是天津水师学堂驾驶班的学生,自此和他相识。

采用传记的方式简介萨镇冰先生的生平、求学经历及和父亲的关系。

③萨先生所在的兵舰上,纪律清洁,总是全军之冠。他常常捐款修理

公物,常笑对父亲说:“人家做船主,都打金镯子送太太戴,我的金镯

子是戴在我的船上。”(语言描写。幽默的对比既突出萨先生的性格豪

爽,又突出其品德高尚。)有一次船上练习打靶,枪炮副(军官名。

清代末置。)不慎将一尊船边炮的炮膛,划伤一痕。炮值二万余元,

萨先生自己捐出月饷,分期赔偿。后来事闻于叶祖理,又传于直隶总

督袁世凯,袁立即寄款代偿,所以如今海圻船上有一尊船边炮是袁世

凯购换的。

自己省吃俭用捐款修缮公物。从正面描写萨先生令人敬慕的特点之一:

爱护公物、舍己为公、品德高尚。

乘风语文

④他又爱才如命,对于官员士兵的体恤爱护,无微不至。上岸公出,

有风时舢舨上就使帆,以省兵力。上岸拜会,也不带船上仆役,必要

时就向岸上的朋友借用。历任要职数十年,如海军副大臣、海军总长、

福建省长等,也不曾用过一个亲戚。亲戚远道来投,必酌给川资,或

作买卖的本钱,劝他们回去,说:“你们没有受过海上训练,不能占海

军人员的位置。”(这段话犹如江南的水洗布,浮色全无,干净简练的

就像九月的天,朴素真挚又包孕着文化的底蕴,洋溢着敬慕的温情。

照应第一段“中国海军的模范军人,萨镇冰一人而已。”无论公私场合

都对官员士兵体恤爱护,对亲戚仁至义尽。)

采用总分的结构,介绍萨先生对官员士兵体恤爱护,无微不至。

⑤萨先生和他的太太陈夫人,伉俪甚笃。有一次他在烟台卧病,陈夫

人从威海卫赶来视疾,被他辞了回去,人都说他不近人情。而自他三

十六岁,夫人去世后,就将子女寄养岳家,鳏居终身。人问他为何不

续弦,他说:“天下若再有一个女子,和我太太一样的我就娶。”

文档评论(0)

147****37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四级网络工程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002505300000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02日上传了四级网络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