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部分,包括《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和《夜上受降城闻笛》两首诗。这两首诗以战争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2.引导学生通过诗词理解历史背景,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体会诗人情感,提升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七年级学生对古诗词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识别一些基本的诗词格式,如五言、七言等。他们已具备基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够识记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和句式。
2.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普遍较高,尤其对一些著名诗人如杜甫、王之涣等作品有一定的兴趣。在学习能力上,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诗词中的意象、意境来理解诗人情感,但部分学生可能在理解诗词内涵和作者背景上存在困难。学习风格方面,学生表现出多样化特点,有的学生擅长通过朗读体会诗歌,有的则更喜欢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对诗词的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一是对诗词背景和作者生平的了解不够,影响了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二是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有限,导致对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困难;三是缺乏对诗歌情感的把握,难以与诗人产生共鸣。针对这些困难,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背景知识的学习,加强文言文的辅导,并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包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和《夜上受降城闻笛》两首诗的原文。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如古代战争场景、诗人画像等,以及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背景音乐和视频资料。
3.教学课件:制作包含诗歌原文、注释、作者介绍、文学背景等信息的PPT课件,以辅助教学。
4.教室布置:设置阅读区,方便学生朗读诗歌;准备书写工具,以便学生抄写诗句和进行书法练习。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教师展示与诗歌相关的图片,如古代战争场景、诗人画像等,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诗人作品,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首诗的作者是谁?他们分别生活在哪个朝代?简单介绍诗人背景,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3.阅读诗歌标题,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内容,引发思考。
二、新课讲授(15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分析诗歌意象,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菊花”、“长安”等,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3.探讨诗歌情感,分析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让学生体会诗人情感。
三、实践活动(15分钟)
1.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首诗歌,进行朗读、背诵和默写。
2.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分享自己的理解。
3.教师选取优秀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共同提高。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1.举例回答:诗歌中的意象有哪些?如何体现诗人情感?
-意象举例:《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菊花”、“长安”等;《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笛声”、“月色”等。
-情感分析:《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夜上受降城闻笛》则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悲愤和对和平的向往。
2.举例回答: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如何运用?
-修辞手法举例:《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九日”运用了借代手法;《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闻笛”运用了拟人手法。
-运用分析:借代手法使诗歌更加简洁、生动;拟人手法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3.举例回答:诗歌中的语言特点有哪些?
-语言特点举例:《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行军”、“思”等词语运用了古汉语词汇;《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笛声”、“月色”等词语富有画面感。
-语言分析:古汉语词汇使诗歌更具古典韵味;画面感强的词语使诗歌更具意境。
五、总结回顾(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和语言特点。
2.提问: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古诗词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3.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本节课用时45分钟,通过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实践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和总结回顾等环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和《夜上受降城闻笛》两首诗,提高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六年级语文上册 电子教学设计(pdf) 新人教版.docx
-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实数7 二次根式第2课时 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教学实录 (新版)北师大版.docx
- 第七课 让幻灯片上的文字和图片动起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龙教版.docx
- 4.2 整式的加法与减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docx
- 1.1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docx
- 2024年秋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3单元 第六章 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教学实录 (新版)新人教版.docx
- 第22课《梦回繁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6.1.1化学反应与热能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 25.2随机事件的概率3.列举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docx
-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6 做好家庭小主人 第一课时 粤教版.doc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