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件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VIP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件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思考:古代人民哪些负担?农业税(田租)丁税、地税、户税;兵役、力役、杂役。商业税(市税、关税)人口税(户调、丁税)财产税(算缗、算车船)徭役(军役、力役、杂役)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进;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

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娘奶。——马克思支持政权运行古代中国:农业社会,围绕农业、农民征收:赋役制度近现代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现代关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贫富差距拉大:个人所得税

时空坐标古代农业社会,围绕农业、向农民征收赋役制度近现代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现代关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贫富差距拉大个人所得税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赋役制度赋税徭役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田赋(租):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丁税:以人丁为主的人头税户税(调):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其它杂税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主要是成年男子)从事的无偿劳役兵役力役杂役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西周时期:贡赋制度西周分封制下贡赋制度:诸侯的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史纲上】提供军赋和力役【史纲上】思考:诸侯上贡天子的税收何处来?(结合此时期的一种经济制度)井田制(土地国有制)下一井之民,耕种时通力合作,收获时计亩均分,民得其九,公取其一。2、春秋战国(1)背景:(2)表现:(3)实质:(4)影响:①铁犁牛耕出现;②井田制逐渐瓦解,诸侯国财政收入减少。①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②鲁国:“初税亩”(BC594)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制①推动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②是中国古代土地税的开端。指根据土地多少和好坏征收赋税是指无论公、私田(打破公田与私田的界线),都按田亩实数收税

3、秦朝“收泰半之赋”:缴纳田产三分之二更卒正卒戍卒服务期限:服役地点:服役工作:服务期限:服役地点:服役工作:1个月在本郡或本县承担修筑城垣、道路、河渠、宫室、陵寝、运输粮食等繁重劳动2年郡国、京城服兵役服务期限:服役地点:服役工作:1年边塞屯戍(驻防)思考:秦朝赋役有何特点?赋税极重田赋/土地税口赋/人头税徭役云梦睡虎地秦简记载:口赋、户赋《汉书·食货志》:秦朝“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男子17岁起服徭役

4、汉朝汉初:汉高祖:汉景帝:口赋:算赋:不分男女,7-14岁每人每年缴口赋20钱,汉武帝后加征3钱不分男女,15-56岁每人每年出算赋120钱,商人、奴婢加倍车船:商人和高利贷者:财产总额:农民饲养六畜:十五税一三十税一一算为120钱;一缗为1贯,1贯为1000钱。征税征收算缗钱征收“税民资”征税男子23岁起服役汉昭帝改更卒正卒戍卒与秦朝一样思考:与秦比汉的赋税程度如何?如果你是当时的农民,你会如何?针对百姓存在的可能性,统治者如何约束他们?编制户籍(户籍制度)【里耶秦简】【史纲上】,史称“编户齐民”。“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算一算:汉代(武帝时期)老王一家一年缴税多少?妻子(52岁)老王(58岁)次孙(1岁)长孙(8岁)女儿(25岁)儿子(30岁)儿媳(28岁)田赋:土地产量1/30,种什么交什么人头税:7-14岁,每人每年23钱;15-56岁,每人每年120钱,共480钱其他:大龄剩女,每人每年五倍赋税,补交480钱徭役:老王和小王还要各承担不同劳役共计:1006钱可买214石米(一年吃最多200石)汉代的赋役特点:田租较轻而人头税较重

北魏开始实行均田制,将无主土地收归国有,按人口分配土地,便利税收。北魏冯太后:开始实行均田制,将无主之地收归国有,土地不得买卖,按人口分配土地,便利税收。以均田制为基础,隋唐实行了税制改革。汉末魏晋时期,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土地兼并严重。失去土地的农民无力缴纳赋税,社会危机严重。思考:为了配合均田制,北魏又制定了何种赋役制度?①按户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②纳帛或布为调(对象是受田农民)③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租调制5、魏晋南北朝:均田制、租调制(北魏)受田者露田(口分田,身故或70岁以上归还)桑田(永业田)15岁以上男子40亩20亩妇女20亩

6、隋唐发展演变:北魏开始实行租调制;隋朝沿用并发展为租调役;唐朝前期发展成为租庸调制。役调租庸户调,是人头税,纳帛或布服徭役期间,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21-59岁男子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纳粟积极:消极:思考:实行租庸调制的经济基础是什么?征收的重点是谁?均田制①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促进了农业发展。②税收从劳役地租转变为实物地租。③保障了政府赋税收入。人丁①田赋过度依赖于均田制;②租庸调过度依赖于“人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优质学习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