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书法鉴赏》教案 第1章 认识书法艺术.docx

《书法鉴赏》教案 第1章 认识书法艺术.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8

PAGE8

PAGE7

PAGE7

《书法鉴赏》

教案

课时分配表

章序

课程内容

课时

备注

1

认识书法艺术

4

2

如何进行书法鉴赏

2

3

楷书鉴赏

4

4

行书鉴赏

4

5

草书鉴赏

4

6

隶书鉴赏

4

7

篆书鉴赏

4

8

临摹与创作

4

9

机动课程

2

合计

32

课题

认识书法艺术

课时

4课时(180min)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书法艺术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了解书法的基本技法,如笔法、墨法和章法。

(3)能够准确识别并区分中国书法的基本字及其特点。

素质目标:

(1)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愿意主动去了解和学习书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法,能够识别并区分不同书法字体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书法中的气韵生动和意境深远,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技法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书法作品。

教学方法

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多媒体展示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APP

教学

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考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新课预热

【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介绍课程内容、考核标准等

【学生】聆听、互动

【教师】介绍书法艺术,让学生了书法艺术的形成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与沉淀,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巍然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要想深刻认识书法艺术,首先要了解它的发展历史。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历史与汉字紧密相关,汉字的出现得写字成为一项重要技能,进而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形成。

【学生】聆听、思考、记录

任务导入

【教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等,展示古今优秀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其笔法、章法及气韵之美。

(1)你们所了解的书法家有哪些?

(2)他们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学生】阅读、思考、欣赏作品、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的知识点,讲解书法艺术的相关内容

传授新知

一、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简史

(一)萌芽期

殷商时期:甲骨文

人们会在龟甲、兽骨上契刻文字用以占卜或记事,这些文字被后世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且自成体系的文字,也是书法艺术的初始形态。甲骨文虽然主要以实用为目的,但是其颇具美感的线条和造型使得它至今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西周时期:金文

大多铸刻于青铜器之上,造型考究,笔法精妙,是文匠与工匠共同造就的艺术精品。

春秋战国时期:石鼓文

因被刻于外形似鼓的石头上而得名,它是介于金文和小篆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文字,在书法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秦代:小篆

秦代是书法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加强文化的统一性,实行了“书同文”政策,即统一繁杂多样的文字体系。丞相李斯在大篆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创制了小篆。小篆的出现不仅使秦代书法规范化,也为之后隶书的出现和后世的书法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二)成熟期

汉代:隶书

到了汉代,隶书逐渐取代小篆并定型,成为当时的主导字体。篆书演变为隶书的过程是汉字史上非常关键的一次变革,史称“隶变”。隶书确定了汉字方正端庄的基本形态,也为楷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行书和草书等书法形式也开始萌芽。

【学而有思】

【教师】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深入了解“隶变”的过程和历史意义。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讲解新知

魏晋时期:楷书、行书和草书

魏晋时期是书法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各种书体逐步完善,标志着书法艺术逐渐走向成熟。

……(详见教材)

南北朝时期:“北碑南帖”

北派书法以民间书法为主,多以碑为载体,带有汉隶的遗风,风格质朴严正,笔法古拙刚劲,其中最为出名的是魏碑。南派书法则延续了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传统,多飘逸妍丽,以书帖为载体。两派书法各有所长,为唐代书法风格百花齐放的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繁荣期

唐代:“尚法”

讲究风格端庄,笔法严谨,在法度的范围内抒情达意。这个时期楷书的艺术成就极高,出现了以楷书著称的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家;同时,行书和草书等书体也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家有孙过庭、张旭、高闲等。

宋代:“尚意”

讲究在书法创作中充分表现个人的意趣和特性,因此行书和草书这两种以意见长的书体在宋代十分流行。宋代的书法成就以“宋四家”为代表,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他们都追求在作品中展现独属于自己的风貌,呈现出一种标新立异的姿态,也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审美意境。

元明:“尚态”

“态”即姿态,这里指文字秀丽优美的形态,是元明两代书法家共同追求的审美理念。元明书法以晋唐书风为标杆,大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