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运动神经元病姑息护理查房记录
一、疾病介绍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皮层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萎缩、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丧失运动功能,最终因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危及生命。目前,该病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姑息护理的重点在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痛苦,缓解症状,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和照护指导。
二、病史简介
患者张某,男性,58岁,因“进行性四肢无力、肌肉萎缩3年,加重伴吞咽困难、呼吸困难1个月”入院。
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无力,持物不稳,未予重视。随后症状逐渐加重,累及左手及双下肢,出现走路不稳、易跌倒,双手肌肉出现明显萎缩,伴有肉跳现象。1年前,患者出现说话含糊不清,吞咽固体食物时偶有呛咳。1个月前,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吞咽困难明显,进食流质食物也易呛咳,同时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尤为显著,夜间不能平卧,需高枕卧位。
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8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30/85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言语不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面部肌肉对称,无明显萎缩。双侧咀嚼肌力量减弱。伸舌居中,舌肌萎缩,可见纤颤。双侧上肢近端肌力3级,远端肌力2级,双侧下肢近端肌力3级,远端肌力2级。四肢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全身多处肌肉可见萎缩,以双手大小鱼际肌、骨间肌及双下肢小腿肌肉为著,可见明显肌束颤动。感觉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肌电图显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可见纤颤电位、正锐波,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波幅增高。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等检查均正常。头颅及脊髓MRI未见明显异常。
三、护理评估
(一)生理功能评估
运动功能:患者四肢肌力均下降,双侧上肢近端肌力3级,远端肌力2级,双侧下肢近端肌力3级,远端肌力2级,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他人协助完成进食、穿衣、洗漱、如厕等活动。四肢肌肉广泛萎缩,伴有明显肌束颤动,关节活动度逐渐减小,左侧肘关节出现轻度挛缩。
吞咽功能:吞咽困难明显,吞咽功能评估为4级(严重吞咽困难,进食流质食物也频繁呛咳)。近1个月来,患者体重下降5kg,存在营养不良风险。
呼吸功能:呼吸频率24次/分,呼吸浅快,活动后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不能平卧。血气分析显示:pH7.38,PaO?65mmHg,PaCO?45mmHg,存在轻度低氧血症。肺活量为预计值的45%,提示呼吸功能中度受损。
其他:大小便功能基本正常,皮肤完整,无压疮发生。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易醒,每晚睡眠时间约4-5小时。
(二)心理社会功能评估
患者因病情进行性加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对治疗失去信心,不愿与人交流。家属对疾病的预后感到担忧,照护压力大,存在焦虑情绪,希望得到更多的照护指导和心理支持。患者家庭经济状况一般,能承担基本的医疗费用,但对长期治疗和护理的费用存在顾虑。
(三)疼痛评估
患者无明显疼痛症状,疼痛评分0分。
四、护理问题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肌无力、咳嗽反射减弱有关。
吞咽困难:与延髓运动神经元受损导致吞咽肌无力有关。
活动无耐力:与四肢肌肉无力、萎缩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吞咽困难、进食减少有关。
焦虑、抑郁:与疾病预后差、生活自理能力丧失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风险:与长期卧床、活动减少有关。
潜在并发症:呼吸衰竭、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五、护理措施
(一)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每2小时1次,促进痰液排出。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嗽时协助按压腹部,增强咳嗽力量。
给予低流量吸氧,流量1-2L/min,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必要时使用呼吸兴奋剂或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的变化,如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湿度保持在50%-60%。
(二)吞咽护理
评估患者吞咽功能,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食物,以稠厚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米糊、藕粉、稠粥等,避免进食干硬、辛辣、刺激性食物。
进食时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头稍前倾,缓慢进食,每口食物量不宜过多,约1-2汤匙,确保吞咽完全后再进食下一口。
进食后协助患者漱口,清除口腔内残留食物,预防口腔感染和误吸。
如吞咽困难严重,无法经口进食,遵医嘱给予鼻饲饮食,保证营养供给。定期更换鼻饲管,做好鼻饲管护理,预防并发症。
(三)活动与安全护理
协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