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急性发作期护理查房记录.docxVIP

痛风急性发作期护理查房记录.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痛风急性发作期护理查房记录

一、疾病介绍

痛风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该病好发于中年男性,女性多在绝经后发病。典型的首次发作多为单关节炎,以第一跖趾关节最为常见,其次为踝、膝、腕、指、肘等关节。发作时常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关节剧烈疼痛,数小时内达到高峰,伴关节红肿、发热和功能障碍,一般数天至数周可自行缓解,但易反复发作。若长期控制不佳,可导致关节畸形、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

二、病史简介

患者张某,男,52岁,因“右足第一跖趾关节疼痛、红肿1天”于2025年7月10日入院。患者1天前晚餐进食大量海鲜并饮用约500ml啤酒后,当晚深夜出现右足第一跖趾关节剧烈疼痛,呈刀割样,难以忍受,伴关节红肿、发热,无法下地行走。自行服用“布洛芬”后疼痛稍有缓解,但效果不明显。

既往史:患者有高尿酸血症病史5年,最高血尿酸值为650μmol/L,未规律服药治疗。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体温38.2℃,脉搏8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5/85mmHg。右足第一跖趾关节明显红肿,皮温升高,压痛(++++),关节活动受限,其余关节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血尿酸680μmol/L;血常规:白细胞12.5×10?/L,中性粒细胞85%;C反应蛋白56mg/L;血沉35mm/h。

三、护理评估

生理评估

生命体征:体温38.0℃(入院后第2天),脉搏85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30/80mmHg。

疼痛评估: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RS),患者右足第一跖趾关节疼痛评分为7分,仍有明显疼痛,影响睡眠。

关节状况:右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较入院时略有减轻,皮温稍下降,压痛(+++),活动仍受限。

饮食情况:患者入院前喜食动物内脏、海鲜、肉类,每日饮水量约800ml。入院后遵医嘱进食低嘌呤饮食,每日饮水量约1500ml。

睡眠情况:因疼痛影响,入院当晚睡眠仅3小时,入院后第1晚睡眠约5小时。

心理评估

患者因关节剧烈疼痛、担心病情反复发作及预后,出现焦虑情绪,情绪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为15分,表现为烦躁、坐立不安,频繁向医护人员询问病情。

社会评估

患者为公司职员,家庭关系和睦,妻子能前来陪护,经济状况良好,有基本医疗保险。对痛风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缺乏疾病管理的相关技能。

四、护理问题

急性疼痛:与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关节炎症反应有关,表现为右足第一跖趾关节疼痛,NRS评分7分。

体温过高:与关节炎症反应有关,入院时体温38.2℃。

焦虑:与疼痛剧烈、担心病情预后有关,HAMA评分15分。

知识缺乏:与对痛风的病因、治疗、饮食及预防复发等知识了解不足有关。

潜在并发症:肾功能损害,与长期高尿酸血症有关。

五、护理措施

疼痛护理

休息与体位: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右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避免受压,可在足部下方放置软枕。

局部护理:遵医嘱给予冷敷,用毛巾包裹冰袋敷于右足第一跖趾关节,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避免热敷,防止加重局部充血、水肿。

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口服,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患者服用吲哚美辛后出现轻微胃肠道不适,遵医嘱给予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口服,症状缓解。用药后定期监测疼痛评分,目前NRS评分降至5分。

体温过高护理

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记录体温变化情况。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ml以上,以促进尿酸排泄,同时有助于降温。

若体温超过38.5℃,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目前患者体温已降至37.5℃,继续观察。

心理护理

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其诉说,理解其痛苦和焦虑情绪,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向患者解释痛风的病因、治疗方法及预后,告知只要积极治疗和注意生活方式,可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复发,减轻其心理负担。

指导患者采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听轻音乐等,转移注意力,缓解焦虑情绪。目前患者焦虑情绪有所改善,HAMA评分降至10分。

知识缺乏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痛风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诱发因素(如高嘌呤饮食、饮酒、劳累等)、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防复发的重要性。

饮食指导:制定低嘌呤饮食计划,告知患者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啤酒等高嘌呤食物,宜进食新鲜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等低嘌呤食物。指导患者记录饮食日记,便于评估饮食控制情况。

活动指导:告知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疼痛缓解后可适当

文档评论(0)

圆又圆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