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实训二十三吸痰法
中心吸引器装置吸痰法
【目的】
1.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
3.预防并发症发生。
【评估】
1.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呼吸状态(频率、节律、深浅度、有无痰鸣音及缺氧症状),氧疗情况,SPO2,口腔及鼻腔有无损伤,痰液的性状(颜色、粘稠度及量)。?
2.评估患者咳嗽能力,合作程度,对吸痰的认识和心理反应。?
3.检查吸痰器性能是否良好。
4.清醒者与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5.保持环境安静、清洁、调整工作空间以便于操作。
【计划】
1.目标/评价标准
(1)通过该项目的训练,学会中心吸引器装置吸痰法的方法。
(2)清醒患者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情并配合操作。
(3)护士操作规程规范,安全有效。
(4)病室环境光线明亮、整洁、安静、通风安全。
2.准备
(1)核对医嘱。
(2)评估患者用物准备:手电筒、必要时备压舌板、弯盘。
(3)护士准备:仪表端庄,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4)病人准备:将病人位置摆好,头转向操作者一侧。
(5)用物准备:手消剂、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治疗盘内盛适当型号的无菌吸痰管数条、治疗碗2个、无菌镊子或手套、生理盐水、消毒液、纱布、医疗垃圾袋(垃圾桶)、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听诊器。
(6)环境准备:环境光线明亮、整洁、安静、通风安全。
3.操作步骤
操作流程
操作方法
1.核对准备
(1)核对医嘱。
(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呼吸及痰液阻塞情况,口腔,鼻腔情况?,合作程度、心理反应,问二便。
(3)护士准备:仪表端庄,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4)用物准备:手消剂、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治疗盘内盛适当型号的无菌吸痰管数条、治疗碗2个、无菌镊子或手套、生理盐水、消毒液、纱布、医疗垃圾袋(垃圾桶)、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听诊器。
(5)环境准备:环境光线明亮、整洁、安静、通风安全。
2.核对解释
核对医嘱,床号、姓名、手腕带,与清醒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3.体位
将病人位置摆好,头转向操作者一侧。检查口腔,取下活动义齿,昏迷患者可使用压舌板等。
4.安装、检查、调压
安装负压吸引器,贮液瓶装置,连接吸引装置及各连接管检查性能,压力,各管连接情况。
压力:成人40-53.3KPa(300-400mmHg)
???儿童<40KPa。(300mmHg)
5.吸痰
(1)试吸:倒无菌溶液,戴手套,试吸引力,冲洗吸痰管。
(2)一手持吸痰管连接处,另一手夹持无菌管插入口腔咽部,先吸口咽部的分泌物,再吸深部分泌物?,间歇冲洗、保持通畅。
(3)动作轻柔,由深向上提拉吸痰管,左右旋转,吸净痰液。每次吸痰不超过15s,随时擦净面部分泌物。
6.观察
(1)察患者面色,呼吸是否改善、吸出物的性质。
(2)观察粘膜有无损伤。
7.清理导管
吸毕:拔出吸痰管后吸入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脱手套、反套吸痰管丢弃、关闭开关。
8.整理
(1)清洁患者口鼻。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解释注意事项。
(4)洗手,记录。
(5)整理用物、分类放置。
9.处置用物
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处置用物。
4.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2)选择适当型号的吸痰管,粗细及软硬度均适宜。
(3)吸痰动作应轻、稳,吸痰管不易插入过深,以防引起剧烈咳嗽。
(4)吸引过口、鼻分泌物的吸痰管禁止进入气道?。插入深度:经鼻约20-25cm;经口约14-16cm。
(5)使用呼吸机时,吸痰毕吸入高浓度氧气后调回原先设置好的氧浓度。一次吸痰时间(断开至连接呼吸机)以不超过10~15s为宜,每次更换吸痰管。
(6)使用注射器进行气管内滴药时,防止针头误入气道。
(7)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和吸出物的性状、量等。
(8)如痰液粘稠可配合背部叩击、雾化吸入等,吸痰过程中应鼓励患者咳嗽。
(9)长玻璃接头保持清洁。贮瓶内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不得超过2/3.
(10)经鼻/经口吸痰前后应予高流量氧气吸入2分钟,经气管插管/经气管切开吸痰前后应予100%氧气吸入2分钟。
(11)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痰液情况、心率和SPO2,当心率变化或SPO2低于90%时,立即停止吸痰,待心率和SPO2恢复后再吸。
5.健康教育:
1.教会清醒患者吸痰时正确配合的方法,向患者和患者家属宣传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
2.教育患者呼吸道有分必物应及时咳出,确保气道通畅,呼吸改善,缺氧纠正,以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评价】
1.病人呼吸道分必物被及时吸出。
2.病人呼吸平稳,缺氧症状缓解或解除。
3.操作规范,未发生呼吸道黏膜损伤。
4.病人有安全感愿意配合,护患沟通有效。
【实习方式及要求】
教师示教,学生练习。操作时,态度认真。
【实习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