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精神护理人员应对能力评估课件.pptxVIP

2025 精神护理人员应对能力评估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精神护理人员应对能力评估课件

01前言

前言站在2024年末的临床一线,我常望着精神科病房走廊里的时钟发呆——指针每走一圈,都有新的挑战等着我们。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激增,精神障碍患者数量持续攀升,《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21-2025)》明确指出,到2025年,严重精神障碍规范管理率需达90%以上,这对精神护理团队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应对能力”,早已不再是简单的“操作熟练”,它涵盖风险预判、危机干预、共情沟通、多学科协作等多维能力。

上周三凌晨,我在值班时遇到的一场危机:19床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突然情绪崩溃,用头撞击墙面,而带教的新护士小吴在慌乱中试图直接约束患者,却因姿势不当反被抓伤。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应对能力不是“出事了能处理”,而是“出事前能预防,出事时能精准干预,出事后能系统复盘”。今天,我想以自己参与照护的一位典型病例为线索,和大家聊聊“精神护理人员应对能力评估”的核心要点。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患者张某,男,32岁,软件工程师,因“情绪高涨伴易激惹1周,攻击行为2次”于2024年10月15日收入我科。家属主诉:患者近1月来睡眠减少(每日3-4小时),自称“找到开发爆款APP的秘诀”,四处向亲友借钱投资;近1周情绪波动剧烈,因同事质疑其方案,当众摔砸电脑;昨日因母亲阻止其大额转账,推搡母亲致其跌倒。既往史:2020年诊断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规律服药1年后自行停药;无躯体疾病史。入院时查体:T36.8℃,P98次/分,BP135/85mmHg,意识清晰,定向力完整,言语增多(语速快,主题跳跃),情绪激越(反复说“你们都不懂我”),存在夸大观念(称“我的APP能改变互联网格局”),无自杀观念,但有攻击倾向(入院时试图推搡接诊护士)。

病例介绍这个病例之所以典型,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精神科护理的三大难点:高风险行为(攻击)、症状波动性(双相的情绪切换)、治疗依从性差(自行停药史)。而护理人员的应对能力,就藏在从入院到出院的每一个细节里。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面对张某这样的患者,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系统性护理评估”——这不是填表格,而是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像剥洋葱一样逐层分析风险点。

生物层面评估1生理状态:重点关注生命体征(张某心率偏快,可能与情绪激动相关)、睡眠(家属反映近1周仅睡3小时/日)、饮食(3日未正常进食,因“没时间吃”);2药物史:既往使用丙戊酸钠+舍曲林,停药原因(“感觉好了,吃药影响思维”);当前用药(初步医嘱:丙戊酸钠缓释片0.5gbid,奥氮平5mgqn);3躯体并发症风险: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已急查电解质,结果示血钾3.2mmol/L,偏低),需警惕心律失常。

心理层面评估21认知功能:张某存在“夸大妄想”(坚信APP能改变行业)、“思维奔逸”(话题从“APP开发”跳到“投资区块链”);应对方式:既往情绪激动时习惯“摔东西、推人”(家属证实),缺乏建设性应对策略(如深呼吸、暂时离开现场)。情绪状态:用“情绪温度计”评估(1-10分),入院时自述“9分”(极度兴奋),但观察到其易因外界否定(如护士说“您需要先休息”)瞬间转为愤怒(拍桌子喊“别管我”);3

社会层面评估支持系统:父母退休,母亲因被推搡后心有余悸,父亲态度矛盾(既担心儿子病情,又觉得“他只是压力大”);

社会功能:病前工作能力优秀(曾获公司“技术骨干”),当前因攻击行为被暂停工作,社交圈缩小(同事避而远之);

环境风险:住院环境中,张某对病房约束(如限制使用手机)极度敏感,曾试图抢夺其他患者的充电器(称“要联系投资人”)。

评估过程中,我常提醒新护士:“不要只盯着‘症状’,要看到症状背后的‘人’——张某的攻击行为,可能是他在‘失控感’下的自我保护;他的夸大观念,或许藏着病前‘优秀者’突然失能的恐惧。”这种“共情式评估”,是后续护理干预的基石。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基于评估结果,我们按照NANDA(北美护理诊断协会)标准,梳理出以下核心护理诊断: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1.有暴力行为的危险(对他人)与易激惹、夸大观念、既往攻击史有关依据:入院时推搡护士,对否定性语言反应剧烈(如护士建议“先吃饭”,患者拍桌喊“别烦我”)。

睡眠型态紊乱与情感高涨、中枢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依据:患者认为“吃药会变笨”,家属不了解“双相需长期维持治疗”(曾说“他以前好了,这次也能自己好”)。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3.知识缺乏(疾病与治疗相关)与自行停药史、对双相障碍认知不足有关依据:家属主诉“近1周每日睡眠<4小时”,入院后拒绝服用助眠药物(称“影响灵感”)。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