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饮品木棉花茶标准化制作教程与配方详解
1.饮品名称与简介
产品名称
木棉花茶
产品简介
这款木棉花茶以干木棉花、陈皮、茯苓为核心原料,入口带有淡淡花香与陈皮的果香,后有茯苓的微醇,口感清爽不刺激,灵感源于岭南传统清热祛湿饮品,适合潮湿季节饮用,为食客带来温润又解腻的味觉体验。
2.配方与原料清单
干木棉花:8克(选择无霉变、无虫蛀的干木棉花,花朵完整,颜色呈自然橙红色,无硫熏痕迹)
陈皮:6克(选用3年以上陈年陈皮,表皮呈深褐色,质地较硬,剪成0.3厘米宽的细丝,无霉变)
茯苓:10克(选择无霉变、质地坚实的茯苓块,切成0.5厘米见方的小块,颜色呈白色或淡棕色)
炒薏米:8克(选用无焦糊、颗粒均匀的炒薏米,颜色呈黄褐色,提前用清水快速冲洗10秒)
甘草片:3克(选用无虫蛀、无霉变的甘草片,厚度约1-2毫米,颜色呈淡黄色,中和轻微苦味)
冰糖:12克(选用单晶冰糖,纯度高、无杂质,可根据口味微调,控糖人群可减少至6克)
纯净水:600毫升(选用无杂质的纯净水,避免影响食材清热祛湿功效与风味纯度)
3.所需设备与工具
电子秤:精度0.1克,用于精确称量干木棉花、陈皮、茯苓等原料重量,确保配方比例准确
不锈钢养生壶:容量1.2升及以上,带保温功能,锅底厚实均匀,避免熬煮时糊底
菜刀与菜板:用于将陈皮切丝、茯苓切块,菜刀锋利度适中,菜板为食品级材质
搅拌勺:硅胶材质,耐高温,用于熬煮过程中搅拌原料,防止粘底且不刮伤壶体
量杯:量程1000毫升,用于精确量取纯净水
滤网:孔径0.5毫米,用于过滤茶汤,去除茯苓、薏米等固体残渣,提升口感细腻度
密封容器:玻璃材质,用于存放冷却后的茶汤,冷藏保存,避免串味
小刷子:软毛材质,用于清洁干木棉花、炒薏米表面的细微灰尘
陶瓷杯:容量约300毫升,杯口圆润,保温性好,适合温热饮用(利于食材功效发挥)
剪刀:用于裁剪陈皮,确保切丝均匀,避免手部划伤
4.标准操作步骤
原料预处理:干木棉花用小刷子轻轻刷洗表面(15秒),去除细微灰尘,避免用水冲洗(防止有效成分流失);陈皮用温水浸泡15分钟(至软化),用小刷子刷洗表面10秒,用剪刀剪成0.3厘米宽的细丝;茯苓用菜刀切成0.5厘米见方的小块;炒薏米用清水快速冲洗10秒,沥干水分;甘草片用清水快速冲洗5秒,沥干备用。
原因:干木棉花刷洗而非水洗,可保留其花香与有效成分;陈皮浸泡软化后切丝,能让果香更充分融入茶汤;茯苓切块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便于有效成分溶出。
称量与备料:用电子秤分别称量干木棉花8克、陈皮6克、茯苓10克、炒薏米8克、甘草片3克、冰糖12克,用量杯量取纯净水600毫升,将所有处理好的原料整齐摆放,避免操作时遗漏。
原因:精确称量原料是保证木棉花茶温和调理效果与风味稳定的关键,避免因用量偏差导致口感不均或功效不足。
熬煮准备:将不锈钢养生壶放置在电源上,倒入600毫升纯净水,放入茯苓、炒薏米、甘草片,盖上壶盖,选择“养生茶”模式,设定温度95摄氏度(避免100摄氏度高温破坏部分热敏性成分),启动加热程序。
原因:先煮茯苓、炒薏米等质地较硬的原料,可让其充分受热软化,逐步释放有效成分;95摄氏度温和加热,能保护食材中的清热祛湿成分,避免高温导致流失。
加入辅料与熬煮:待养生壶内水加热至95摄氏度(微沸状态),放入干木棉花、陈皮丝、冰糖,用硅胶搅拌勺轻轻搅拌30秒,确保冰糖初步溶解;继续熬煮20分钟,期间每隔5分钟搅拌1次,防止冰糖粘底结块。
原因:干木棉花后放可避免长时间熬煮导致花瓣软烂,保留花香;陈皮丝加入后与其他原料同煮,能让风味更融合;冰糖搅拌溶解能保证甜度均匀,避免局部甜度过高。
焖泡与过滤:熬煮完成后,关闭养生壶电源,保持壶盖闭合,焖泡10分钟(让所有原料的有效成分进一步融入茶汤,提升调理效果与风味);将滤网放置在陶瓷杯上方,缓慢将茶汤倒入滤网中,用硅胶搅拌勺轻轻按压滤网中的原料(挤出残留茶汤),丢弃残渣。
原因:焖泡能最大化保留原料的调理成分与风味,避免浪费;过滤可去除固体残渣,保证茶汤细腻顺滑,避免饮用时咀嚼杂质,提升体验感。
温度调整与饮用:待过滤后的茶汤温度降至45摄氏度(用手背轻触杯壁,感觉温热不烫),即可饮用;若一次喝不完,将剩余茶汤倒入密封容器,放入冰箱冷藏(0-4摄氏度)保存,24小时内饮用完毕,再次饮用前需加热至40-45摄氏度。
原因:45摄氏度温热饮用,既能避免高温烫伤口腔,又能更好发挥清热祛湿功效,避免冷饮刺激肠胃;冷藏保存可延长保质期,但需控制在24小时内,防止成分变质。
清洁与整理:将用过的养生壶、搅拌勺、滤网等工具用温水冲洗干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