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乡村》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docxVIP

《远去的乡村》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远去的乡村》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①村口那棵老槐树还在,可树下的石磨盘早被荒草埋了半截。我蹲下来扒开野艾,磨盘上的纹路依旧清晰,像奶奶纳的千层底,一圈圈绕着岁月的针脚。记得小时候,每到腊月,石磨就转得欢实——母亲推磨,我和弟弟蹲在旁边捡漏,沾着豆汁的豆渣总被我们抢着塞进口里,母亲拍着我们的手笑:小馋猫,等豆腐出锅再吃!如今,石磨的木架已经朽了,磨盘上落满鸟粪,偶尔有麻雀扑棱棱飞过,惊起几星灰尘。

②村东头的晒谷场变成了停车场。从前这里是最热闹的地方,夏收时金黄的稻子铺成地毯,孩子们在稻堆里打滚,大人们扬场时扬起的谷粒像金色的雨。傍晚收谷,婶子们用木锨把稻谷堆成小山,山尖插根红高粱秆,风一吹,秆顶的麻雀就扑腾着飞起来。现在,晒谷场停着几辆小汽车,车身上落满灰尘,像被遗忘的铁盒子。场边的老杨树倒是更粗了,可树杈上的喜鹊窝空了,听说是被台风刮走的,再没见喜鹊回来搭新窝。

③沿着青石板路往村里走,土坯房大多塌了半边。张奶奶家的堂屋还立着,门框上的春联已经褪成了白纸,福字倒贴的地方被雨水泡出个大洞。我踮脚往屋里看,土炕上的蓝花被子还叠得整整齐齐,墙根的腌菜坛子落满蛛网,坛口的红布已经发黑。去年清明回来,张奶奶还坐在门槛上剥豌豆,她的手像老树皮,豌豆粒从指缝里滚出来,哒哒地落在陶盆里。她说:等豌豆老了,给你们留着煮咸饭。可今年春节,她的孙子接她去县城住了,走的时候,她摸了摸门框上的福字,说:这房子,怕是要烂在地里了。

④村西的篱笆墙最让我心疼。从前家家户户的篱笆都是活的——野蔷薇、牵牛花、南瓜藤顺着竹篱笆往上爬,春天开粉的花,夏天结绿的瓜。清晨推开门,露水顺着篱笆往下淌,打湿裤脚,却让人舍不得躲。现在,篱笆大多换成了水泥砖,刷着白漆,像给村子戴了副生硬的口罩。只有王大爷家还留着半段竹篱笆,他蹲在篱笆下补鸡笼,竹篾在他手里翻飞,像年轻时编背篓的模样。我问:大爷,怎么不换砖的?他说:竹篱笆透气,鸡在底下啄虫子,凉快。可他的儿子上个月回来,说要把篱笆拆了,太土,邻居都笑话。

⑤井台边的故事最鲜活。从前这里是女人的天下,清晨的井台飘着肥皂香,婶子们边洗衣边唠嗑。你家二小子来信没?寄了张照片,在城里穿西装,像个先生。井绳吱呀吱呀响,水桶提上来,水面晃着她们的笑脸。现在井台荒了,井沿的青苔长得比人高,水桶沉在井底,绳子烂成了一缕缕。前天下雨,我看见李婶蹲在井台边哭,她说:我家三丫头说,城里的自来水干净,不让我喝井水了。可这井水甜啊,我喝了五十年......

⑥黄昏时,我爬上村后的山坡。从前这里全是稻田,春天水镜子似的,映着蓝天白云;秋天稻浪翻涌,像撒了一地的碎金子。现在,稻田大多荒了,野草长得比人高,偶尔有几垄玉米,稀稀拉拉地站着,像几个没精神的老头。山脚下的小学校关了门,教室的窗户破了,玻璃碴子在夕阳下闪着光,像谁掉了一地的眼泪。我记得,从前下课铃一响,山坡上就飞满花蝴蝶——那是孩子们的花衣裳,他们追着蚂蚱跑,把书包扔在田埂上,笑声能惊飞地头的白鹭。

⑦晚风起来了,吹得荒草沙沙响。我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屏幕亮着,有三个未接来电——是儿子催我回城里的。村里的夜来得早,从前这时候,家家屋顶飘着炊烟,像一根一根温柔的线,把村子和天空连在一起。现在,只有两三户人家的烟囱还在冒烟,烟也淡得像要化在空气里。我忽然想起奶奶说过的话:村子是棵树,根在土里,叶在风里。可现在,这棵树的根好像松了,叶子一片一片往下落,落得人心慌。

⑧远处传来汽车的鸣笛,是表弟来接我了。我最后看了眼村子,暮色里,老槐树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双想抓住什么却又抓不住的手。

1.文中多次出现老槐树石磨盘晒谷场等具体物象,请结合全文,概括这些物象在文中的共同作用。(6分)

2.赏析第③段中墙根的腌菜坛子落满蛛网,坛口的红布已经发黑这句话的表达效果。(5分)

3.第⑦段引用奶奶村子是棵树,根在土里,叶在风里的话,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4.文中写李婶在井台边哭的情节,有什么深意?请结合上下文分析。(6分)

5.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对远去的乡村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概括。(8分)

6.有人认为,乡村的消逝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我们应该坦然接受;也有人认为,传统乡村承载着文化记忆,应该尽力保护。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10分)

(二)参考答案

1.①作为乡村生活的典型意象,串联起对过往乡村生活的回忆(如石磨盘关联腊月磨豆腐的场景,晒谷场关联夏收时的热闹);②通过物象的现状(如石磨盘被荒草掩埋、晒谷场变成停车场)与过去的对比,直观呈现乡村的变迁;③寄托作者对传统乡村生活的怀念,增强文章的画面感和感染力。(每点2分,共6分)

2.①细节描写(或环境描写),通过落满蛛网红布发黑等细节,具体呈现张奶奶家土坯房的破败景象;②以小见

文档评论(0)

欣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