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3-4、綠麥芽乾燥
(一)、綠麥芽乾燥的目的綠麥芽乾燥的目的是:①除去綠麥芽多餘的水分,防止腐敗變質,便於貯藏;②終止綠麥芽的生長和酶的分解作用;③除去綠麥芽的生腥味,使麥芽產生特有的色、香、味;④便於乾燥後除去麥根。麥根有不良苦味,如帶入啤酒,將破壞啤酒風味。(二)、綠麥芽乾燥的變化
1.麥芽乾燥期間的生物、化學變化階段(1)生理變化階段此階段麥芽水分不低於20%,乾燥溫度不超過40℃。該階段麥粒的葉芽繼續生長,胚乳細胞繼續溶解,低分子的糖類和可溶性含氮物不斷增加,物質的轉變與與發芽時基本一樣。(2)酶作用階段此階段溫度為40~75℃,麥粒的生命活動停止,葉芽生長停止,但麥粒體內的酶的活力繼續發揮作用,水溶性浸出物和可發酵性浸出物不斷增加。(3)化學變化階段此階段乾燥溫度在75℃以上,麥粒水分進一步下降,除極少數酶有微弱活性外,其餘酶的作用停止,焙焦過程開始。此時的物質變化主要是由於高溫引起化學變化,使麥芽產生應有的色、香、味。2.麥芽乾燥期間的物質變化(1)水分變化一般綠麥芽含水品質分數為4l%~46%。通過乾燥,淺色麥芽水分要降至3.0%~5.0%,深色麥芽水分要降至1.5%~3.5%。(2)酶的變化(3)碳水化合物的變化(4)半纖維素的分解(5)含氮物的變化(6)類黑素的形成(7)酸度的變化(8)多酚物質的變化§3-5、幹麥芽的處理和貯藏幹麥芽的處理包括乾燥麥芽的除根、冷卻以及商業性麥芽的磨光等。幹麥芽處理的目的是:①儘快除去麥根。麥根中含有43%左右的蛋白質,具有不良苦味,而且色澤很深,如帶入啤酒,會影響啤酒的口味、色澤以及非生物穩定性。②除根後要儘快冷卻,以防澱粉酶被破壞。③經過磨光,提高麥芽的外觀品質。(一)、除根出爐麥芽的麥根吸濕性很強,應在24h內完成除根操作,否則,麥根將很易吸水難以除去。除根設備常用除根機,除根機有一個緩慢轉動的帶篩孔的金屬圓筒,內裝攪刀,滾筒轉速以20r/min為宜,攪刀轉速為160~240r/min,與滾筒轉動方向相同。麥根靠麥粒間相互碰撞和麥粒與滾筒壁撞擊作用而脫落。除根後的麥芽再經一次風選,除去灰塵及輕微雜物,並將麥芽冷卻至室溫(20℃左右),入庫貯藏。*********麥芽製備把原料大麥製成麥芽,稱為制麥。發芽後制得的新鮮麥芽叫綠麥芽,經乾燥和焙焦後的麥芽稱為幹麥芽。麥芽製造的主要目的是:使大麥生成各種酶,並使大麥胚乳中的成分在酶的作用下,達到適度的溶解;去掉綠麥芽的生腥味,產生啤酒特有的色、香和風味成分。§3-1、大麥預處理(一)、大麥的後熟與貯藏新收穫的大麥有休眠期,發芽率低,只有經過一段時間的後熟期才能達到應有的發芽力,一般後熟期需要6~8周。貯藏期間,大麥的生命及呼吸作用仍在繼續。為減少呼吸消耗,大麥水分應控制在12.5%以下,溫度在15℃以下。貯藏大麥還應按時通風,防止蟲、鼠及黴變的危害,嚴格防潮,按時倒倉、翻堆。(二)、大麥的清選和分級1.粗選和精選粗選的目的是除去各種雜質和鐵屑。大麥粗選使用去雜、集塵、脫芒、除鐵等機械。精選的目的是除掉與麥粒腹徑大小相同的雜質,包括蕎麥、野豌豆、草籽和半粒麥等。大麥精選可使用精選機(又稱雜穀分離機)。2.分級大麥的分級是把粗、精選後的大麥,按顆粒大小分級。目的是得到顆粒整齊的大麥,為發芽整齊、粉碎後獲得粗細均勻的麥芽粉以及提高麥芽的浸出率創造條件。大麥分級常使用分級篩。§3-2、浸麥
(一)、浸麥的目的(1)提高大麥的含水量,達到發芽的水分要求。麥粒含水25%~35%時就可萌發。對釀造用麥芽,還要求胚乳充分溶解,所以含水必須保持43%~48%。浸麥後的大麥含水率叫浸麥度。(2)通過洗滌,除去麥粒表面的灰塵、雜質和微生物。(3)在浸麥水中適當添加一些化學藥劑,可以加速麥皮中有害物質(如酚類等)的浸出。(二)、浸麥吸水過程及測定1.大麥的吸水過程在正常水溫(12~18℃)下浸麥,水的吸收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浸麥6~10h,吸水迅速,麥粒中水分品質分數上升至30%~35%。第二階段:浸麥10~20h,麥粒吸水很慢,幾乎停止。第三階段:浸麥20h後,麥粒膨脹吸水,在供氧充足的情況下,吸水量與時間成直線關係上升,麥粒中水分品質分數由35%增加到43%~48%。2.浸麥與通風大麥浸漬後,呼吸強度激增,需消耗大量的氧,而水中溶解氧遠不能滿足正常呼吸的需要。因此,在整個浸麥過程中,必須經常通入空氣,以維持大麥正常的生理需要。3.浸麥用水及添加劑浸麥水必須符合飲用水標準。為了有效地浸出麥皮中的有害成分,縮短發芽週期,達到清洗和衛生的要求,常在浸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