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
以文育人,润物无声
文化滋养心灵,文化涵育德行。中华优秀文化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而且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
《周易》上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说明文化不仅能促进社会公德建设,也是各行业德育工作者的精神源泉。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经几千年历史的沉淀传承下来,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在今天的高中德育工作中同样适用,以文育人对高中学生价值体系——“人文精神熏陶、公民意识教化,道德修养培育”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班主任在德育中融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一方面可以承担好文化传承的使命,另一方面也可以打破德育管理的困局,以更有感召力和渲染力的精神纽带提升德育质量,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正所谓“自养正道”、“培根固本”。因而,本文就笔者几年来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心得,尝试分析如何利用本土承载的优秀文化去提升班主任德育管理,以及具体实践内容。
一、以文育人的价值
传承民族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蕴藏在国人的意识深处。仁爱、忠孝、勤俭的道德规范;“修
齐治平”的人格理想;“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进态度;提倡“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这些优秀精神,都蕴含在民族文化之中。
树立道德原则
传统文化历来注重人的德行问题,强调人的道德内化和修身立德。致力于引导人们修身养性、修业进德。“从修身到齐家,即构建公民道德规范,又培养更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操。
提升青年学生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以中华优秀文化为素
材培育高中生文化自信,提升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最终让高中学生将中华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以文育人的方式
以文育人不应该由教师进行单向操作,更不是单纯的说教。它的最佳途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具体来说就是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去搜集、整理优秀文化,通过与优秀文化的“亲密接触”产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责任意识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以下是笔者认为相对具有操作性的发掘途径:
途径一:课堂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阵地。日常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协调各学科老师,让他们有意识的在教学中渗透文化育人,如语文课诵读中国古籍经
典名篇,政治课介绍我国传统道德,历史课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沿革,地理课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数理化课了解古代科学的发展状况和发展缺陷等。让传统文化教育,从课堂走进学生心中。
途径二: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做法可以为:首先给学生提供一些材料,然后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走访历史遗址,最终展示学生的成果(如:小论文、专题小报或专题图片等)。从而加深学生对优秀文化的认识,也能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
力。
途径三:利用班会课设计课题,引发学生思考辩驳。由学生自主搜集了解身边的文化资源。比如乡风民俗、民谣传说、遗址遗迹、地理环境以及身边人口述等进行研究,思考,争难辩驳。
途径四:设计系列化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由此做到细雨不断,润物无声。如: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每个同学选择经典诗文,精研细读,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举
办主题板报、手抄报评比活动。开展汉字听写大赛,促进学生书写规范汉字,体验书法魅力,展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成果。
三、以文育人实践示例:
笔者所在的亳州,有“华佗故里,药材之乡”,“老子故里,三朝之地”之称。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富的文化底蕴,都是我们文化育人中可以充分挖掘的素材。现将几年来班主任工作中文化育人实践整合成以下几个示例:一.老庄故里寻踪二.纪家塔游历考察三.刘集烈士陵园祭奠考察。
示例一:老庄故里寻踪
活动目的:弘扬亳州地区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加深学生对道家文化的理解和对祖国优秀文化的认同。
指导原则:实事求是,尊重历史
活动准备: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老子庄子的资料。阅读《老子》《庄子》部分名篇。初步对道家文化有所了解。
活动方式:带领学生赴涡阳,蒙城实地考察,然后进行小组辩论。
预测方案:告知学生有观点认为老子出生于涡阳,庄子出生于蒙城。但历史学界在2004年通过专家进行考古研究,一致认为老子出生于河南鹿邑。庄子出生地可能包括安徽蒙城,河南商丘,山东菏泽三地。但绝大部分认同河南商丘一说。
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并通过游历考察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以“老子,庄子是否分别出生于涡阳和蒙城”为议题,开展小组讨论活动。把全班同学分为两组,教师作为反方辩手。待学生出示老子,庄子出生于涡阳蒙城的史料后。教师予以反驳:“史料大部分为地方史《涡阳县志》《亳州志》,地方史料可能是出于地方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考虑,且史料都属唐以后的史料,离老庄生活的先秦较为久远。其真实性难以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农业合作社全套报表(已设公式)--资产负债表-盈余及盈余分配表-成员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xls VIP
- C语言程序设计PPT电子课件教案-04_循环语句嵌套及应用.ppt VIP
- 财务新纪元:现状与展望-探索财务工作的挑战与未来.pptx
- GB50496-2018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pdf VIP
- ZW8100喷水织机使用说明书2.pdf
- 冬季极端天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x
- 整理bpmfdtnl单韵母拼读.doc VIP
- 南京市总工会2025年公开招聘笔试题(含答案)(DOC).doc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2588-2023系统与软件工程 功能规模测量 NESMA方法.pdf
- 人教版初中必背古诗文.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