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师职称-山西-山西教师职称(基础知识、综合素质、初中语文)历年参考题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VIP

2025年教师职称-山西-山西教师职称(基础知识、综合素质、初中语文)历年参考题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教师职称-山西-山西教师职称(基础知识、综合素质、初中语文)历年参考题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共50题)

1、下列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B.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但不属于职业道德范畴;

C.为人师表仅指教师的仪表得体;

D.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外部要求

【参考答案】A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方面。其中,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表不仅指仪表,更强调言行示范,终身学习是内在发展动力。故A正确。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憔(qiáo)悴

B.喑(ān)哑

C.迸(bìng)发

D.蜷(juǎn)缩

【参考答案】A

【解析】“喑”读yīn,“迸”读bèng,“蜷”读quán。A项“憔悴”读qiáocuì,正确。此类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读音,需掌握《现代汉语词典》规范读音,特别注意多音字、形近字和易误读字。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B.他不仅学习好,而且思想也进步;

C.能否提高成绩,关键在于勤奋;

D.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答案】B

【解析】A项缺主语,“通过”和“使”连用导致主语残缺;C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D项搭配不当,“改进”不能与“效率”搭配。B项关联词使用恰当,语义清晰,无语病。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孔乙己》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

B.《背影》是朱自清的抒情散文;

C.《故乡》是老舍的代表作;

D.《春》是巴金描写季节的散文

【参考答案】B

【解析】《孔乙己》出自《呐喊》;《故乡》是鲁迅作品;《春》为朱自清所作。朱自清的《背影》是抒写父爱的经典散文,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属抒情散文典范。

5、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桃花笑红了脸;

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D.月亮害羞地躲进云层

【参考答案】A

【解析】A项为比喻,将春风比作母亲的手;B、C、D三项均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或动作,属拟人。比喻重在“像”,拟人则是“当作人来写”。本题考查辨析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的正确学生观是:

A.学生是尚未成熟的发展中的人;

B.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C.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服从教师管理;

D.学生的能力由先天决定

【参考答案】A

【解析】现代教育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应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建构知识。B、C、D项违背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问:“你去过北京吗”?;

B.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C.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D.她带了面包、牛奶、鸡蛋等食品

【参考答案】D

【解析】A项问号应在引号内;B项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但“晴朗”与“明媚”为并列谓语,应用逗号;C项句号不能叠用。D项并列词语用顿号,省略号使用恰当,正确。

8、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参考答案】C

【解析】A项正确应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项“尽”应为“进”;D项“汉青”应为“汗青”。C项出自苏轼《题西林壁》,默写无误。

9、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茏罩

B.决别

C.烦躁

D.通辑

【参考答案】C

【解析】“茏罩”应为“笼罩”;“决别”应为“诀别”;“通辑”应为“通缉”。C项“烦躁”书写正确,表示内心焦躁不安。此类题需积累常见易错词语,注意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10、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A.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B.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C.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D.基础性与拓展性的融合

【参考答案】A

【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其基本特点。工具性强调语言运用能力,人文性体现文化传承与情感熏陶,二者相辅相成。

11、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学而时习之;

B.下车引之;

C.夫君子之行;

D.知之为知之

【参考答案】C

【解析】A、B、D项中“之”均为代词,分别代指知识、他;C项“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为结构助词。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之”的多种用法,需结合语境判断。

12、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合作、探究;

B.记忆、模仿、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道星文化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机构诚挚服务,助您成功,护您远航!

认证主体成都梦创道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14MACQ3KQGX6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