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水库淤积后的处理措施和方法
水库作为水资源调控、防洪减灾、能源供应的核心基础设施,其运行效能与库容密切相关。水库淤积是全球水利工程面临的共性难题,指流域内水流携带的泥沙在库内沉积,导致有效库容缩减、防洪标准降低、灌溉供水能力衰减,甚至引发水质恶化、航道堵塞、机组磨损等连锁问题。其核心成因在于“来沙量大于排沙量”,与流域水土流失强度、水库运行调度方式、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直接相关。处理水库淤积需遵循“源头控制优先、工程措施为主、生态修复协同、管理调度优化”的原则,结合淤积规模、泥沙特性及水库功能定位,制定科学高效的差异化方案。本文基于国内外典型工程实践,系统梳理水库淤积后的核心处理措施与方法。
一、源头减沙:遏制淤积物质来源的根本性措施
源头减沙是治理水库淤积最经济、长效的手段,通过管控流域内泥沙产生与输移过程,从根源上减少进入水库的泥沙总量,降低淤积速率。该措施适用于所有水库,尤其对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水库效果显著。
(一)流域水土保持工程
针对水库上游流域的水土流失核心区域,构建“坡地治理-沟道拦截-河道防护”的立体防控体系,削减坡面冲刷与沟谷侵蚀产生的泥沙。
坡地综合治理:对坡度15°-25°的坡耕地实施“坡改梯”工程,将坡地改造为水平梯田,配套修建田埂、截水沟、蓄水池,减少雨水冲刷导致的土壤流失,改造后耕地泥沙流失量可降低70%-90%;对坡度大于25°的陡坡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通过植被覆盖增强坡面固土能力。在黄土高原地区,采用“鱼鳞坑+水平阶”的整地模式,有效拦截坡面径流,提升水土保持效果。
沟道拦沙工程:在流域内各级支沟修建淤地坝、谷坊、格栅坝等拦沙构筑物。淤地坝主要拦截沟道内的泥沙,形成坝地,单座中型淤地坝年拦沙量可达1-5万吨,同时抬高侵蚀基准面,遏制沟谷扩张;谷坊坝高度控制在2-5米,采用浆砌石或土坝结构,拦截沟道内的小块石与泥沙,减缓沟道纵坡;格栅坝则适用于泥沙颗粒较粗的沟道,通过钢筋混凝土格栅截留石块,疏导水流,避免壅水风险。
河道生态护岸:对流域内干支流河道实施生态护岸改造,替代传统硬质护岸。采用“格宾石笼+植被”的组合模式,格宾石笼填充本地块石,内部种植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既增强河岸抗冲刷能力,又通过植物根系固土,减少河岸坍塌产生的泥沙,同时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二)植被生态修复
通过恢复流域内植被覆盖,利用植被根系固土、枯枝落叶截留雨水、降低地表径流速度等作用,减少水土流失,是源头减沙的关键生态措施。
立体植被配置:根据流域内不同区域的立地条件,构建“乔木+灌木+草本”的立体植被体系。在山地丘陵区优先种植耐旱、固土能力强的乡土乔木(如油松、刺槐、侧柏),搭配沙棘、紫穗槐等灌木;在沟谷及河岸区域种植柳树、杨树等耐水湿树种;在坡地及荒地种植狗牙根、黑麦草、紫花苜蓿等草本植物,提升地表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度达到70%以上的区域,水土流失量可减少90%以上。
植被养护管理:对植被修复区域实施封禁保护,严禁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及违规开垦,设立防护围栏与警示标识。建立常态化抚育机制,每年进行1-2次杂草清除、病虫害防治及补植工作,确保植被存活与生长。在生态脆弱区域推广“生态+经济”模式,种植花椒、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果,既实现固土防沙目标,又增加流域群众收入,提升参与生态修复的积极性。
(三)人为活动管控
严格监管流域内可能加剧水土流失的人为活动,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泥沙增量。
工程活动监管:对流域内的采矿、修路、房地产开发等工程活动实行严格审批,要求施工单位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落实“先挡后弃、边施工边防护”的措施。对采矿弃渣、工程废料等松散堆积体,采用挡渣墙、覆土植草等方式进行固化处理,严禁随意倾倒至沟谷、河道及汇水区域。
农业生产管控:推广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避免农田土壤退化;禁止在禁垦区、禁伐区从事农业生产与林业采伐活动,规范放牧行为,控制载畜量,防止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生态保护区划定:在水库上游水源地、重要生态功能区划定生态保护区,实施封禁保护,禁止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逐步恢复区域自然生态系统,提升水土保持能力。
二、工程排沙:清除已淤积泥沙的核心技术手段
工程排沙是处理水库已淤积泥沙、恢复有效库容的直接措施,根据排沙原理与技术特点,可分为机械清淤、水力排沙及联合排沙三大类,需结合水库淤积情况、泥沙特性及经济成本选择适用技术。
(一)机械清淤技术
通过机械设备直接挖除或抽吸库内淤积泥沙,灵活性强,适用于淤积厚度大、泥沙颗粒粗、库水位较浅或不便进行水力排沙的区域,缺点是成本较高、作业效率受环境限制。
挖泥船清淤:是水库机械清淤的主流技术,根据泥沙特性选择不同类型挖泥船。对黏性泥沙、淤泥质泥沙,采用绞吸式挖泥船,通过绞刀切割搅动泥沙,再由泥浆泵将泥沙浆抽吸至排泥场,作业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少先队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卷)参考资料.doc VIP
-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混合运算复习西师大版.pptx VIP
- 慢性肾脏病饮食健康宣教.PPT
- 系列访谈实录之三设计篇.pdf VIP
- 威控特C919系列通用型矢量控制变频器用户手册V1.0.pdf VIP
-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意义》课时达标练习题.doc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音乐人音版五线谱六年级上册-人音版(五线谱)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建筑工程中的项目管理.pptx VIP
- 外国新闻传播史.pptx VIP
- 中国小肠镜临床应用指南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小肠镜和胶囊内镜学组(发布时间:2018-10).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