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学习目标撰写人物介绍展示科研轨迹交流感悟作业布置
学习目标了解作者和疟疾,理清文本思路。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及重要启示的节点。 从科研过程和语言表达中体会科学精神。感受中国医学的贡献,体会屠呦呦精神的时代意义,激发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
学习目标“校园文化长廊”准备展出以“群星闪耀,引我前行”为主题的系列展板,邀请各班同学立足本学期所学所感,推选引领性人物,并进行交流展示。我班同学在阅读《青蒿素》一文后深有感触,力推屠呦呦入选。请你参与展板设计,帮助同学们感受人物风采。
人物简介屠呦呦,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1955年毕业后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
人物简介2016年,屠呦呦被评为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委会给她的颁奖辞是: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颁奖词
抗疟背景20世纪60年代,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屠呦呦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研究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1969年,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的屠呦呦成为中药抗疟研究组组长。屠呦呦团队临危受命,进入文章看看她们经历了怎样的艰辛,才使得“中国已经消除了疟疾”(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认证),实现了这一“了不起的壮举”!
写作背景这篇文章是根据屠呦呦2011年接受拉斯科奖时的演讲以及同年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论文编写而成的。拉斯科医学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也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其得奖者通常会在随后的一年得到诺贝尔奖,该奖项在医学界又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该奖项于1946年,由被誉为“现代广告之父”的美国著名广告经理人、慈善家阿尔伯特·拉斯克(AlbertLasker)及其夫人共同创立,旨在表彰在医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
撰写人物介绍1.展板的第一部分需要对屠呦呦进行介绍,请撰写人物简介,帮助同学们迅速了解人物。屠呦呦(1930—),中国药学家,多年致力于中药、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55年,屠呦呦从北京医学院毕业,进入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并参加为期两年半的中医培训,系统学习了中医药理论。1969年,屠呦呦被任命为中药抗疟科研组组长。在设施简陋和信息闭塞的条件下,屠呦呦率领团队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最终将目光锁定在青蒿上。
撰写人物介绍1.展板的第一部分需要对屠呦呦进行介绍,请撰写人物简介,帮助同学们迅速了解人物。面对提取难题,屠呦呦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带领项目组通过低温提取等方法,终于成功得到安全性高的青蒿提取物,并在反复试验中验证了青蒿素的疟疾抑制率。1972年初,在新药的临床试验中,屠呦呦以团队组长的担当精神,要求第一个试药,以确认其对人体的安全性。随后,她亲赴海南疫区验证了治疗效果。屠呦呦带领团队一路披荆斩棘,终于打开了新型抗疟药物的大门。
撰写人物介绍1.展板的第一部分需要对屠呦呦进行介绍,请撰写人物简介,帮助同学们迅速了解人物。青蒿素问世以来,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2011年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7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她被授予“共和国勋章”,2020年屠呦呦入选《时代周刊》100位最具影响力女性人物榜。
撰写人物介绍2.在撰写人物介绍的过程中,同学们搜集并查阅了很多关于屠呦呦的资料,发现我们撰写的介绍,与屠呦呦本人在课文中的表述存在着细微差别。请与大家讨论产生差别的缘由,并思考在撰写时该采用何种表述才能更加客观严谨。
撰写人物介绍①我们在介绍屠呦呦时,是用第三人称来叙述屠呦呦的科研经历及成就的。而屠呦呦在课文中,多采用第一人称“我”和“我们”,来介绍研究、发现青蒿素的科学历程及取得的成就等。我们是对屠呦呦个人进行介绍,因此突出了她在团队中的“灵魂引领”作用,而课文中屠呦呦本人的表述更倾向于把自己归于团队中的一员。从中我感受到了一位科学家隐藏在文字背后的谦虚谨慎与淡泊名利。
撰写人物介绍②课文的前半部分多用“我”,因为这部分叙述的是屠呦呦个人的童年及求学经历。文章的后半部分多用“我们”,尤其是叙述青蒿素的成就与贡献时多用“我们”。当然,在记述攻克青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2.2 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2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下册(苏科版2024).docx
- 9.4 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沪科版2024).docx
- 10.1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下册(苏科版2024).docx
- 第六单元课题2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docx
- 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七年级历史下册(统编版2024).docx
- 10.1 机械功(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沪科版2024).docx
- 10.2 功率(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沪科版2024).docx
- 8.3 摩擦力 讲义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docx
- 9.2 真菌(第2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下册(苏科版2024).docx
- 10.4 机械能转化及其应用(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沪科版2024).docx
- 养老评估师中级行为面试题库及案例分析.docx
- 面试培训督导时考察其课程理解能力的题目.docx
- 税务专员面试中关于增值税政策的常见问题解答.docx
- 2025宁波市医疗保障局局属事业单位宁波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1人备考试题附答案.docx
- 2025咸宁市汉口银行咸宁嘉鱼支行招聘笔试历年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招录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青台山中学校秋季教师招聘22人笔试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台州市银龄讲学计划教师招募13人笔试参考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中国铁建公开招聘42人笔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中智咨询研究院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