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教案1.docxVIP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教案1.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PAGE1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学设计

课题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明朝的兴亡,理解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时空观念:通过了解明清朝的疆域图、兴亡时间,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3、史料实证:通过展示及读取文物图片等资料信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

4、历史解释:学生通过对明朝君主专制加强与王朝兴亡的历史背景分析,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明朝经略边疆的措施,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重点

明朝面临的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

教学难点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黑板、粉笔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笔记本、教材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阅读单元导读内容,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二、新课导入

引入材料:

明朝,居中国历史上一个即将转型的关键时代,先有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主动与海外诸邦交流沟通,后有西方传教士东来叩启闭关自守的大门,同时,明朝又是一个极中央集权的时代,中国历代各朝无出其右者,而明太祖建立的庞大的农村集团,又导向往后主政者不得不一次次采取内向、紧缩的政策,以应付从内、从外纷至沓来的问题。这些发生在有明一代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使明朝具有了极纵横曲折的多面性格,致令学史者必须谨慎细心地厘清,才能洞见真相。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教师:有国人认为,明朝是一个极端专制、封闭、落后而又“无耻”的朝代。有人认为,明朝是一个“极致”朝代,完全当得起“治隆唐宋、远迈汉唐”这八个大字。明朝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朝代?应怎样看待它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三、新知探究

(一)乾纲独断——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明朝的建立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梳理一下明朝建立的基本信息。

学生预期回答: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红巾军),起义迅速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起义军将领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1368年,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教师:明朝的建立和大多数王朝一样,起于农民起义。元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迅速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起义将领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同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2、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教师:明朝建立后,天下初定,为巩固王朝统治,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请同学阅读教材,找出有哪些具体的措施?这些措施在历史上有哪些深远的影响?

学生预期回答:略。

教师讲解:

(1)地方政治制度的变化:废行省

①明初分设三司: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掌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同时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随之扩大。

②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2)中央政治制度的变化:废宰相、设内阁

教师:展示史料,提出问题:朱元璋废丞相有哪些原因?

材料: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设立丞相。——《明太祖实录》

(胡惟庸)独相数岁,生杀黜陟罚,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巨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明史·胡惟庸传》

学生预期回答:①历史原因:历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

②具体原因:废行省,设三司,使丞相权势过重。

③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专权擅政。

④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教师:明太祖为加强皇权,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由皇帝自己直辖六部,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这是专制政体一次重大变化,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材料: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披被。——明太祖·朱元璋

洪武十七年(1384年),自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教师:但是权责相

文档评论(0)

gnsy05lszr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8月0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