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根雕的艺术特色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万州根雕的艺术特色研究 【作者】马 堂 云 【关键词】万州根雕创作特色独特取材造型审美人文素养 【指导老师】余 中 华 【专业】小教艺体 【正文】 前言 根雕艺术是一门巧妙的艺术,它应该是七分天成,三分人工。作者依据根材的原始形态因材施艺,追求一种神似的大效果,而不去强调它局部的精雕细刻,使作品介于似与不似之间,欣赏性很强①。本文首先从根艺的概述和发展历史背景入手,以目前全国的根雕发展状况为背景,引出独具文化品位和欣赏价值的万州根雕。万州是重庆的第二大城市,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经济文化背景,形成了各类艺术家、学生、普通工人、农民融专业性与业余性为一体的根雕艺术队伍。万州根艺与其他地方的根雕有所不同,其根艺蕴藏十分丰富、独特,是千百年三峡江水冲洗、浸泡、挤压、腐蚀所成,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千奇百怪、十分绝妙的造型树根。创作的根雕艺术品和表现形式反映了万州人民勤劳奋进的精神面貌。根艺将不同形状的树根进行奇妙的艺术处理与组合,潜隐着民间艺人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朴实美感。本课题从万州特有的根雕(取材、制作方法、发展前景),万州根雕创作形式、根雕的实用三个层面进行研究,重在研究本地根雕的创作特色,旨在提高人们对万州根雕艺术的认识,弘扬万州文化。 ?本文采取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调查法和分析法,?通过查阅当前中国根艺发展状况的相关书籍和拜访了万州当地根雕艺人,收集了很多珍贵资料,在此基础上探究万州根雕的艺术特色,分析根雕的实用性及人们对该艺术的欣赏状况。本文的研究对于帮助人们认识这门艺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人们欣赏万州根雕文化具有更深层次的社会价值。 1?根雕艺术概述及万州根雕发展史 1.1根雕概述 根雕艺术是发现和利用木本植物根部的自然美施以艺术处理的、天然合一的造型艺术。它独具自然情趣和艺术特点,是艺苑中惹人喜爱的一枝奇葩。 根雕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已经会雕刻木像做装饰品。在1982年河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清理马山一号楚墓时,发现了我国战国时期的艺术作品图1《辟邪》。它是件趋鬼、辟邪、消灾,是保护墓主人的随葬品。国家文物部门考证,该文物制作于战国晚期,约在公 ? 图 1?战国根辟邪 元前340年到公元前270年之间,距今2300年。其形为虎头、龙身、兔尾的四足怪兽,极富动势神韵,色彩古雅朴实。到了隋唐时期,根艺发展已趋于繁荣。《李泌传》里记载李泌用天然树根制作龙形爪献给皇帝。清朝时期的根艺作品《玉玲珑麒麟》、《凤凰》等作品更是在上海豫圆陈列至今,这些作品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把根艺作品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振兴,经济繁荣,根艺事业也蓬勃发展。1983年《根的艺术》纪录片拍摄后,198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中国根的艺术联展”,并成立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根艺研究会,使中国根艺美术走上了正规化、学术化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准,由二级学会晋升为中国文联所属的一级学会—中国根艺美术学会。现在已在全国各地发展了四十多个根艺团体,福建、浙江、安徽、江苏等省的根雕艺术厂家不断增加,根艺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根艺创作水平更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根雕以其独具匠心、妙趣天成的艺术感染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重庆万州的根雕艺术在这种氛围下,也不断的在发展。建国以后,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末,根艺在全国复苏并蓬勃发展,从事根艺创作的人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 1.2万州根雕艺术发展背景 万州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三峡库区腹心,因“万川毕汇、万商云集”而得名,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作为重庆第二大城市,其历史悠久,万州襟江被山,集江城、山城于一身。城后两山如屏,一为太白岩,一为天城山,?万州区系少数民族散居的主要地区之一。除汉族外有土家、回、苗等2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为土家族35345人。其次是回族903人,再次是苗族139人。由于地理原因,自然环境尚差,在广阔深远的大山里,居住着劳动、生活、服饰、情感、信仰、风俗习惯仍基本保持古老民俗风情的万州人。②他们用简单粗糙的生产与生活工具,用淳朴的思维方式,用坚毅而至诚的性格与大自然抗争,经受着大自然的锤炼,他们言谈朴实,性格淳朴、持重、热情好客,讲究礼仪,民俗传统深厚。万州人民世代生活在大山大江、风繁物茂、地理环境复杂、生活丰富的巴蜀文化与荆楚文化相融的渝东地区。这里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使万州人逐步形成了合乎自身物质与精神需要的根雕艺术。 万州在打造重庆的第二城市发展过程中,精神和物质文明不断发展,使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更加留恋自然、怀古思旧,因此追求返朴归真的情趣,也成为了一种时尚和热点。根雕艺术作为民间艺术的存在,方兴未艾。1985年12月24日—26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国根艺研究会后,群众性的创作活动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