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唐宋两代文人竹枝词.docVIP

【毕业论文】论唐宋两代文人竹枝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论唐宋两代文人竹枝词 【作者】黄常平 【关键词】唐宋;??文人竹枝词;??继承;??创新;??原因 【指导老师】高月 【专业】中文 【正文】 竹枝词原名竹枝,又称竹歌、竹枝曲、竹枝歌。《全唐诗》卷二八“竹枝”题下云:“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辞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之间。其音协黄钟之羽,未如吴声,含思宛转,有淇仆之艳。”由此可知,竹枝词是由一种肇自中古的民歌,因文人仿作导扬,逐渐生成一种独具一格的诗式。它历经唐、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而一直传袭不衰,甚至远播海外华人世界。唐、宋两代可谓文人竹枝词的开创阶段。 一??唐宋文人竹枝词相同之处 据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八一“近代曲辞”所载唐代文人竹枝词作者有五人:顾况、白居易、刘禹锡、李涉、孙光宪,作品共22首。《全唐诗》卷二十八“杂曲歌辞”所引竹枝词与《乐府诗集》同。另外,《全唐诗》李涉诗中还有另一首,加上《尊前集》所载皇甫松竹枝词6首,共计29首。唐代文人竹枝词数量虽然不多,但直接源于民歌“竹枝”,无论在题材内容还是形式风格上,都体现出浓郁的民歌特色。从开初的涓涓细流发展成后来的滔滔洪波,得力于顾况、白居易、刘禹锡等人的开渠导流和推波助澜,尤数刘禹锡居功至伟。 宋承五代而兴,一些文人同样对竹枝词青睐有加,苏东坡、苏辙、黄庭坚、范成大几人为翘楚。值得注意的是,苏氏本为蜀人,他俩的《竹枝词》均作于忠州。黄庭坚、范成大二人因贬谪,宦游来到三峡地区,所作《竹枝词》也与当地密切相关。这表明,当时三峡地区仍是竹枝词的创作中心和传播中心。他们几位加上杨万里、贺铸、周行己等人所作,今存亦不足百首,与唐代相比,数量大大增加。宋代文人竹枝词继承了唐代文人竹枝词,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 从内容上看,唐代竹枝词大多描写当地风土人情,如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① 这是一幅巴蜀人民的风土人情画,描写巴蜀山区人民辛勤耕耘的劳动生活图景,具有浓浓的地方色彩。首句写巴蜀山区人民的生活环境,巴蜀一带,山高林密,峰峦叠嶂,每逢春风吹拂,漫山遍野,桃花竟放,花繁叶嫩,争芳斗艳,迷人眼目,醉人心魄。这里的山美,水美,桃花美,都是山上人家辛勤劳动共同耕耘创造出来的,这是对巴蜀山乡人民的讴歌,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用两个特写镜头集体描写巴蜀人民的劳动生活,勤劳勇敢的巴蜀人民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他们恪守龙的传人的优良传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戴着银手镯,金钗环的青年妇女,下山到溪中负水,准备作饭,操持家务。而彪悍健壮的男青年则戴着竹笠,跨着长刀去烧荒垦地,准备耕种。“烧畲”,是三峡地区传统的耕作方式,每年春播季节,人们将田野的草木焚烧,作为肥料,待雨后趁着热土播种。对于山峡地区畲田这种耕种方式,刘禹锡还特地作了一首《畲田行》,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山峡地区人民这种耕种方式的全过程。这首诗中诗人则捕捉了山乡人民去参加劳动时的穿着打扮的典型特征,写出创造美好环境,创造美好生活的男女不辞劳作的生活场景,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短短几句诗,每句一景,犹如四幅风景画,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山乡人民戮力春耕的图画,展示了巴渝山区的乡风乡韵,赞美了可贵的劳动之美,创造之美。 又如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五: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② 春天,雪白的山花开遍两岸,家家酿酒,青年女子在清明节前后纷纷到野外观赏春景。三峡地区人民酷爱饮酒,无论办什么筵席,都是以酒进行命名。如婚嫁酒、丧葬酒等,凡请客吃饭,都叫吃酒。不管什么客人,只要有客人上桌,便会按“客来有酒”的规矩待客。所以,家家亦有酿酒的习俗。 唐代竹枝词的作者多是以游者的眼光来欣赏和关照异地他乡的风土人情。他们将这种风土人情作为一种关照对象,以审美的眼光成功将风景和风俗融合起来,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三峡风景画蕴涵的风俗画,表达出一种热爱与赞美之情。 宋代文人竹枝词亦继承了唐代文人竹枝词描写风土人情这一传统,代表人物范成大。他继承刘禹锡的题材特征,写三峡地区人民的生活场景。如: 其一:五月五日岚气开,南门竞船争看来。 ??????云安酒浓曲米贱,家家扶得醉人归。 其二:赤甲白盐碧丛丛,半山人家草木风。 ??????榴花满山红似火,荔子天凉未肯红。 其三:新城果园连禳西,琵琶压枝杏子肥。 ??????半青半黄朝出卖,日午买盐诂酒归。 其四:瘿妇趁墟城里来,十十五五市南街。 ??????行人莫笑女粗丑,儿郎自与买银钗。 其五:白头老媪簪红花,黑头女娘三髻丫。 ??????背上儿眠上山去,采桑已闲当才茶。③ 在上引五首《竹枝词》中,几乎一句一个意象,而且往往注重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