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南方红豆杉种群分布格局研究.docVIP

【毕业论文】南方红豆杉种群分布格局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南方红豆杉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作者】石 磊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分布格局?集聚程度 【指导老师】尚 进 【专业】生物科学 【正文】 1?引言 种群分布格局是指种群个体在水平空间上的配置状况或分布状态,是植物种群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种群的重要结构特征之一,是植物种群生物学特性对环境条件长期适应和选择的结果[1]。种群分布格局是由种群特性、种群关系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所决定,在某种意义上它与环境条件的相关是因果关系,或者说种群分布格局是对环境适应和选择的结果,因而种群空间分布格局通常反映一定环境因子对个体行为、生存和生长的影响及种群个体在水平空间上彼此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种群分布格局不仅仅是对种群水平结构进行定量的描述,更重要的是揭示格局形的成因,阐述种群及群落的动态变化[2]。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wsis var.mairei)又名美丽红豆杉,属红豆杉(Taxaceae)科红豆杉属常绿乔木,是我国珍贵的资源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树皮纵裂,呈红褐色或暗褐色,裂成条片;叶较宽,叶二列状排列,多呈镰刀状,长2 cm~3.5(4.5)cm,宽3 mm?~4(5) mm,先端渐窄尖;叶面中脉明显,背面气孔带黄绿色,中脉与边带绿色较气孔带宽;种子倒卵圆形,微扁,先端有突起的短钝尖头,假种皮鲜红色,美丽。种子10月成熟,花期3-4月[3]。 南方红豆杉自然分布于我国的华东、中南、西南以及陕西、甘肃、台湾等地,其植株在野外是散生异龄,属雌雄异株,雌株少,雄株多,比例约为l:9左右,异花授粉[4]。传粉和受精容易受阻,加之其种子甘甜可食,鸟类、动物常取食危害,致使种子产生量少,种子存活率低。种皮结构坚硬致密,容易长时间休眠,种子萌发率较低,幼苗的成活率也低。南方红豆杉为阴性树种,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特征种,常与其它阔叶树、竹类以及针叶树混生[5],其生长缓慢,多处于中层林冠,对空间的利用不占优势。在群落生境的构建中处于被动适应的地位,种群缺乏较强的竞争力。南方红豆杉不仅对环境要求特殊,对温度、光照、湿度的要求较为严格,而且对海拔、地理位置、坡向等变化因素也较为敏感,因而制约了种群的空间拓展;近年来由于掠夺性开发,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加上人为因素的破坏等诸多方面影响,南方红豆杉已日渐濒危。 南方红豆杉心材桔红色,纹理直,极坚实耐用,材质极佳,更因其含紫杉醇而备受关注。1971年美国化学家Wani M?. C. Jaylaor H?. I?和Wall M?. E从短枝红豆杉(T.brevifolia Nutt.)树皮中分离出具独特抗癌作用的天然产物紫杉醇,在欧美掀起了紫杉醇热,随之也出现了许多相关的研究报道。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才见有关于红豆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探讨研究,但对重庆本武陵山区的南方红豆杉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位于重庆武陵山区涪陵大木乡和丰都包鸾镇境内的南方红豆杉种群分布格局研究,采用Poissi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模型进行分布格局拟合检验,分析种群分布格局的类型及形成的原因,以期为揭示南方红豆杉种群的天然更新状况,正确认识南方红豆杉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地自然条件概况与方法 2.1?自然条件概况 两块研究样地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和武陵山脉西北边缘的过度地带,样地Ⅰ位于重庆武陵山区丰都包鸾镇针叶阔叶混交林内,地处东经107°41′32.3″~107°41′33.8″,北纬29°40′15.6″~29°40′27.5″,海拔924.5 m~975 m;样地Ⅱ位于涪陵大木乡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内,地处东经107°41′27.6″~107°41′27.8″,北纬29°39′33.7″~29°39′31.4″,海拔1038 m~1108 m。该区域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类型,主要特点是春秋相连、降水丰富,气候潮湿、日照较少、霜雪较多、冷冻时间长。年极端最高温度30oC,最低温度-10oC,最热月份(8月)平均气温19.7oC,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0.6oC。平均降水量1420毫升,以6月最多,平均为225毫米;1月最少平均不足30毫米;年均降水日数为198天,年均降雪日数为33天,最大积雪深度25厘米;年均相对温度为87oC左右;年均日照时数1050小时,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为77.5千卡/平方厘米。研究样地属中、低山地形地貌,土壤以中性土壤为主,主要为黄壤。? 2.2?研究方法 2.2.1?野外调查??? 对研究地进行多次踏查,利用GPS进行定位,记录整个南方红豆杉种群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坡度、坡向等,测定相对照度,对不同生境土壤取样。在多次踏查的基础上选出有代表性地段作样地,样方设置5 m×5 m?为基本调查单位。记录研究区域内乔木的树高、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