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黑叶猴对夜宿地和休息生境的选择 【作者】向兴强 【关键词】黑叶猴,??夜宿地,??休息生境 【指导老师】韩宗先 【专业】生物科学 【正文】1?黑叶猴研究现状???1.1?黑叶猴的种群数量与分布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别名乌猿,乌叶猴,隶属灵长目,真猿亚目,猴科,疣猴亚科,叶猴属,为亚洲特有的灵长目动物[1]。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其列为濒危(E)级物种[2]。在国外分布于越南、老挝的局部地区,在我国分布于广西西南部、西部,贵州东北和西南部,以及重庆南川、彭水等地。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加强,环境污染加剧,森林破坏日益严重。一方面,黑叶猴的栖息地面积日益减少;另一方面,栖息地质量不断下降,斑块化严重,栖息地被农田等分割,使黑叶猴栖息地呈岛屿化分布,阻断了各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多数地方的猴群出现近亲繁殖。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了黑叶猴资源量下降。目前全球现存黑叶猴不超过2000只[3],黑叶猴的自然种群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1.2?黑叶猴的解剖学研究叶智彰等(1993)对我国黑叶猴的外部特征、骨骼系统、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组织学等内容进行了报道[4]。杨贵波等(1996)对黑叶猴的功能形态学、几种灵长类运动系统比较和几种灵长类动物胃肠道形态与食物相关性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黑叶猴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一致性,探讨了形态结构对环境的适应。通过对中国食叶猴胃底粘膜的组织学结构研究,发现疣猴类胃底与其他灵长类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显微结构特征[5]。疣猴类有绒毛样胃底乳突,乳突上覆盖有一层厚厚的酸性粘多糖,大量的粘膜上皮细胞可以不断地分泌这种粘液物质。1.3?行为与生境的选择利用黑叶猴活动节律与大多数的疣猴一样,都表现出早晚各一次的觅食高峰和中午的一次长时间的休息高峰。在贵州,黑叶猴日活动节律中有两个休息高峰和两个觅食高峰,且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这可能是栖息环境差异的反映。据Huang et al.研究[6],扶绥黑叶猴的休息高峰出现在中午,休息时间夏天长于冬天;觅食高峰分别出现在上午8:00-10:00?和下午16:00-18:00,夏季上午觅食活动提前了一个小时,而下午则推迟了一个小时[12]。黄乘明等[7]认为黑叶猴日活动时间分配主要受环境温度、栖息地的食物丰富度和光照强度的影响,体现了叶食性灵长类的特点,更体现了黑叶猴对北热带喀斯特石山环境的适应特点。另外,Huang et al.对黑叶猴的出入洞行为进行了研究,记录到猴群在进入夜宿地时,通常是成年雌性最先入洞;从第一只黑叶猴进入夜宿地到最后一只黑叶猴进入,前后最长的持续时间为15分钟,最短的为3分钟,平均为6分钟。陈正仁等[8]定性地描述了麻阳河保护区内黑叶猴的家域,他们认为由于受地形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黑叶猴的家域为狭长条形,主要包括麻阳河和红丝河两岸的悬崖峭壁;而且,春、秋季的家域要大于夏、冬季,这可能与它们食物的季节性差异有关。周歧海[9]发现弄岗黑叶猴的家域面积为69.3ha,旱季的家域面积大于雨季的面积;且猴群的活动主要集中在3个面积较小的活动中心(仅占家域面积的22.4%)。另外,Cyril et al[10]也报道了贵州黑叶猴利用不同的洞穴作为夜宿地,并且提出了三个假说来解释黑叶猴利用洞穴作为夜宿地的原因,即:抵御不良气候条件,获得矿物质营养,躲避捕食者。郭宝华[11]在对贵州麻阳河黑叶猴选择夜宿地研究时报道,坡度是黑叶猴夜宿地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无论在何处均≥600。干扰生境中,夜宿地的选择主要是地形因子和距水源距离的影响。未干扰生境中,除了地形因子和距水源距离影响外,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由于当地夜宿地周围植物的数量都较少,所以并没有构成影响当地黑叶猴选择夜宿地的生境因子。重庆市是目前已知黑叶猴分布的最北缘,其生境条件与其它地方有所不同,故其夜宿地选择和休息生境选择颇具研究价值。因此,我们在重庆金佛山自然保护区设点,开展黑叶猴夜宿地选择和休息生境选择研究,以期为有效保护黑叶猴资源、制订合理的保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2?研究区域自然概况金佛山位于重庆西南部南川市境内,属大娄山脉西北侧突异山峰,总面1300 km2,位于东经????? 107°02~107°25,北纬28°50~29°25,森林覆盖率为76%,原始森林约占30%。金佛山属石灰岩喀斯特地貌,山势雄伟,切割强烈,山中有古老的溶洞群落,最高海拔2251 m,最低海拔600 m。整个山体四周有多层次的常流瀑布,形成了数十条溪流,为多种动植物生长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金佛山气候独具特色,境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多雨雾日,因而形成了一些古生物的隐蔽场所,幸存的许多稀有动植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毕业论文】3个RNA基因序列AF310622、AF308147和AF447394的获取及比对分析.doc
- 【毕业论文】4种彩叶植物光合特性比较研究.doc
- 【毕业论文】5个早熟梨品种落叶期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研究.doc
- 【毕业论文】6-羟基-1-(菲基)-哌啶-2-酮脱羟基及其阳离子环合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oc
- 【毕业论文】80、90后大学生恋爱观对比研究.doc
- 【毕业论文】Cd2+对蚕豆根生长发育的影响.doc
- 【毕业论文】CH2CCl自由基与HNCS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oc
- 【毕业论文】CH2F自由基与HNCO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oc
- 【毕业论文】Cr3+对蚕豆根生长发育的影响.doc
- 【毕业论文】Cr3+对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