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氟虫腈-N-衍生物的合成及韧皮部内吸活性#
江定心,徐汉虹**
(华南农业大学,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2)
5
10
15
20
摘要:将氟虫腈与 2,4-D 和 2,4,5-T 偶合得到 4 个新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经过 H NMR 确认。
在 100μg·mL-1 浓度下水培和涂叶处理大豆植株,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不同部位化合物的浓
度。内吸活性测定表明,与对照药剂氟虫腈相比,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韧皮部输导特
性,但不具有木质部输导能力。涂叶处理后,化合物 1 在下部未涂药叶浓度大于茎部浓度,
表明其有通过韧皮部向植物生长旺盛部位积累的能力。
关键词:氟虫腈;氟虫腈-N-衍生物;内吸活性
Synthesis and phloem systemic activity of N-derivatives of
fipronil
JIANG Dingxin, XU Hanhong
(Key Laboratory of Natural Pesticide and Chemical Bi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Abstract: For the purpose of finding compounds which have the phloem systemic activity, four
new compounds were synthesized via acylamido bond between fipronil and 2,4-D or 2,4,5-T.
Their structures were confirmed by H NMR. Compounds were applied on soybean at
concentration of 100 μg·mL-1 through solution culture and painting, The contents of compounds
in different part of plant were detected by chromatography. Their systemic activities were tested
and compound 1 and compound 2 shows some phloem systemic activities, but no xylem systemic
activities.
Keywords: fipronil; N-derivatives of fipronil; systemic activity
25
0 引言
大部分商品化的农药特别是杀虫剂缺少韧皮部输导特性,不能在植物特定部位定向积
累,很难防治一些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和植物微管束病害。目前,可以通过植物韧皮部进行长
距离输导的农药大部分是具有弱酸结构的除草剂,很少有杀虫剂和杀菌剂,而能在植物韧皮
30
35
40
部输导的杀虫和杀菌剂也只可在韧皮部内移动有限的距离。开发可在植物韧皮部进行长距离
输导的农药,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在植物生长点为害的病虫害,以及为开发种类更多的韧皮部
输导的除草剂提供可能[1]。
有研究者将农药与氨基酸偶合,研究表明偶合物可以抑制植物对氨基酸的吸收,并且偶
合物可以识别氨基酸的输导载体[2-4]。但这些偶合的农药都为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Long
等研究表明,植物激素 2,4-D,2,4,5-T 和吲哚乙酸在大豆植株中具有优异的向基输导特性,
并且向基输导可被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抑制,这些植物激素的向基输导是一个主动的需
能过程,在向基运输过程中是有其运输载体的[5]。
研究开发具有韧皮部输导特性的杀虫剂对有效地控制隐蔽,钻蛀性,为害植物韧皮部或
生长点的害虫,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本文根据导向农药理论[6],将植物激素 2,4-D 和 2,4,5-T
与氟虫腈通过酰胺基或酰脲基偶合,希望得到可以识别植物激素运输载体的导向农药分子,
在植物的韧皮部借助植物激素的运输载体进行主动需能运输。施用后在植物的特定部位,如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094404110004)
作者简介:江定心,(1976-),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新农药开发。
通信联系人:徐汉虹(1961-),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源杀虫剂研究。E-mail: hhxu@scau.edu.en
-1-
生长点积累的导向农药分子。合成路线如下:
45
韧皮部内吸输导测定表明,生长素与氟虫腈的偶合物,相对于原母体化合物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ingChaDaXue《工业企业防火》期末试卷(A)参考答案.pdf VIP
- 2025年包装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JingChaDaXue《建筑防火》期末试卷(A)参考答案.pdf VIP
- 2021-2025年中国阻燃剂行业调研及痛点营销战略研究报告.pdf VIP
- 新教材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艺术唱游)全册教案.pdf
- 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活动策划书.docx VIP
- 药剂科“三基”试题库1000题.pdf VIP
- 方剂学全套课件.pptx VIP
- GBT 50123-201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docx VIP
- 2018年10月28日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A类真题与参考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