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8卷
2011年10月 第10期 司SILK No Vof.48
. 10.oct.2O11
千年艺术 化蝶而舞
— — 唱~首 “大染坊”故事的续曲
当水浒英雄的形象占据了这个暑期 电视荧屏的黄金档时,无数的人将 目光转向山东这方豪迈的土地上。他们
依据水浒一百单八将的形象在内心一次次描摹山东大汉的模样,豪爽、义气、诚信……然而,就是这片广袤的土
地,不但孕育热血沸腾的山东男儿,她的温柔细腻同样不输江南的细雨缠绵。这里没有小桥流水 ,没有苏杭的典
雅娇柔,但是,这里的丝绸同样闻名中外,不输江南。就是在这种粗犷与细腻之间,我们愈加渴望走进这片土
地,聆听关于她的故事。
序章一 天下第一村
周村 ,故事的发源地
故事的发生地,山东淄博周村。
周村,这个在封建社会后期经济转型中兴起的手工业商业城镇,明清时期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的重要商镇。蒲
松龄在 《聊斋志异》中曾这样描绘: “康熙乙亥间,周村商贾云集,趁墟者,车马辐辏 。”1775年,乾隆南巡时
曾来过周村,并御赐周村为 “天下第一村”。1904年,周村与济南、潍县同时被清政府批准为 自开之商埠,商业
进一步发展与繁荣。
周村丝绸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曾经 “桑植满田园,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并享有 “旱
码头” “金周村” “丝绸之乡”等美誉。
周村的发展,为故事的产生准备了得天独厚的场所。兴于封建社会的转型期,借助传统的手工业进一步壮
大,丝织业的根基牢固,丝绸文化的底蕴浓厚。文化的交融与生产力的不断更新促进了一个多元化的文化体系的
产生,所 以这片土地上不缺少故事发展的外在条件与内在底蕴。
我们迫不及待想走近大染坊,看看陈六子的故事。
序章二 跨时代的对话
人物一 陈六子与大染坊
“陈总,你和陈六子有什么关系?”这是淄博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霍小语在采访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公司董事
长陈鲁时的诙谐提问。
“五百年前是一家”陈鲁睿智地回答。
一 部电视剧 《大染坊》,让千万大众认识了陈六子这个饱含传奇色彩的人物。
清朝末年,山东周村。十五岁的陈六子父母早亡,以讨饭为生。但他心存善 良,天资聪明,胸怀大志。要饭
之余,爱去书棚听说书,深受传统文化的浸染。在遇上周掌柜时,他甚至没有 自己的大名,因为出生六斤重所以
得小名陈六子。在一场大雪中,他冻 昏在通和染坊前,被仁慈的周掌柜一家收养,从此开始了他的印染之路。
他的身上,包含着许多人性的闪光点。他聪明,在通和染坊时偷偷跟着印染师傅学会了染布的工艺,然后辞
退了心术不正的印染师傅;他有情义,面对土匪的酷刑,他佯装认输,自己接过筒子香摁在 自己胸 口上,令土匪
感动敬佩不已;他爱国,在民族大义面前,不顾个人的利益得失,坚决同汉奸企业斗争。
他从一个要饭的开始,最后成为山东印染界赫赫有名的民族企业家,他崇仁、重理、贵和、尚德。他用自己
的独立人格把鲁商精神发扬光大。于是我们可以这样定义 “大染坊”这个品牌:它包含着诚信立业,追求质量,
坚韧 自强等内在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随 “大染坊”的诞生而与之俱来的,他们已经融入了品牌的内部,构建起了
品牌的核心价值体系。所以这些效果靠后天的包装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达到的。陈寿亭是 “大染坊”这个品牌最初
的奠基者,从此以后, “大染坊”的故事向下一个篇章发展而去。
一 68—
Vo148
N01O0ct2011 SILK Ij‘】《 20¨镑10周 第第41O8卷
.~J1
人物二 “大染坊”的新掌柜一一陈鲁
我们往往喜欢看到这种巧合,并且喜欢在事实的范畴内展开合理的想象:当年的大染坊掌柜陈六子和如今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