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期刊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借鉴!!
2011年 lO月 古代文明 October,201l
第 5卷 第 4期 TheJournalofAncientCivi1izations Vo1.5 No.4
[帝制中国】
明代的因丧辍朝
王 伟
提 要:因丧辍朝是指朝廷为死去的皇室成员和官员改变常规朝会方式,以示悼念的礼
仪活动。明代 的因丧辍朝一改唐宋以官员为对象的传统,演变成为对待皇族的特殊礼遇 。从
洪武到弘治,辍朝次数逐渐增多,其后随着合并辍朝方式的实行而逐渐回落。因丧辍朝举行
的意义在于凝聚皇族、激励官员、教化社会。建文帝和景帝死后实行的亲王辍朝礼仪又使辍
朝具有更为复杂的政治寓意。
关键词:明代 丧礼 辍朝
因丧辍朝是朝廷为死去的皇室成员和官员而改变常规朝会方式,以示悼念的礼仪活动。根据
目前所掌握 的史料推断,因丧辍朝 的现象至迟到东汉末年就 已经 出现 ,如东汉孝灵帝中平二年 (185
年)十月,司空杨赐死后 ,“帝素服,辍朝三 日。”唐代 “贞观 、永徽之时,每有公卿大臣薨卒,皆
辍朝举哀。” 因丧辍朝也被作为制度写入 《唐会要》中。。因丧辍朝的政治 目的在于:“成终始之恩,
厚君臣之义;上有旌贤录 旧之德,下有生荣死哀之美,列于史册,以示将来 。”宋代延续唐以来因
丧辍朝制度传统:“凡大臣等薨,皆有礼,例特辍视朝三 日或五 日。” 《宋史》中也详细记载了宋朝
因丧辍朝的规制 。。明代因丧辍朝在继承唐宋传统的基础上,展现 出有别于唐宋时期的特点。 目前 ,
学界仅对唐、宋、金时期的辍朝有所关注,对 明代因丧辍朝 尚无专 门研究,本文拟系统梳理明
代因丧辍朝的制度规定和具体实施 的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 明代因丧辍朝 的特点及其政治
寓意和文化 内涵 。
一
、 明代因丧辍朝概况
明朝立国之初即建立朝会制度,皇帝与百官于朝堂上商议国事,这成为国家政治正常运行的基本
保障。朝会有时因某些事项而停止举行,因丧辍朝即是其 中之一。明代 的因丧辍朝主要分两类 :即
※ 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 目 “明代皇权危机局势中士大夫角色研究”成果之一。(项 目编号
10SSXT115)
朱轼: 《史传三编》卷 14 名《臣传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459册,第 240页。
。刘晌等 : 《旧唐书》卷 88 《苏颞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 2881页 。
。王溥: 《唐会要》卷 25 《辍朝》,丛书集成初编,第 817册,第 472页。
刘啕等: 《旧唐书》卷 88 《苏颈传》,第 2881页。
赵升 : 《朝野类要》卷 1 《辍朝》,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第 28页。
。脱脱等 : 《宋史》卷 124 《凶礼三 ·辍朝之制》,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第 2903、2904页。
相关研究有夏晓臻 的 《唐代辍朝制度考述》, 《陕西师大学报》,1989年第 3期 :汤巧蕾的 《金代辍朝制度初探》, 《东
方博物》,2005年第 4期;刘钟的 《宋朝辍朝制度研究》,河北大学 2009年中国古代史硕士论文。
103
为皇室成员辍朝和为官员辍朝 。官员和皇族死后,是否为其举行辍朝和具体辍朝 日数 ,要 由皇帝和
礼部官员商议决定。首先 由礼部拟定具体的仪式流程和规则禁忌,经皇帝裁决后,把辍朝的公文发布
在东西长安门外 。 “先期礼部具奏,仍出告示于长安左右门。”左右长安门位居皇城大 明门两侧,为
文武百官上朝必经之地 ,朝廷颁布的典制规程常悬挂于此 。如邱溶建议颁定新的朝仪之礼时,要求 “事
例详加讲究,概括节润,画为图式 ,悬于两长安 门。用以表正百官,观示列辟 ,俾人人知所趋避,世
世得以遵守。”辍朝告示文书褒奖和赞美丧主的德行和功绩,向百官和万民宣达朝廷的恩恤。因丧
辍朝一旦与国家祭祀之 日相冲突,就会被取消或减少 日数。洪武九年 (1376年)五月,为晋王妃举
行辍朝的第二 日即是祭祀方丘之 日,太祖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