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年第 期
黑龙江社会科 学. .总第 期
论萧红小说的“小城系歹
以《呼兰河传》、《小城三月》、《后花园》为中心
郭玉斌
绥化学院汉语言文学系,黑龙江绥化
摘 要:萧红小说的篇章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她的“小城系列”。尽管这类小说是写小城镇的,却以黑
土文化为底色,不仅展示了寒地的荒原景象,更展示了生命的荒原景象,它超越了一般的反映现实的层面,而
带着民族文化寻根的意味,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并趋近于人生哲学高度。
关键词:萧红;“小城系列”;《呼兰河传》;《小城三月》;《后花园》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 ? ?
萧红是以写小城而闻名于世的。司马长风说:“认真地把一座小城作为小说主轴,实是萧红的独
创。”?萧红取材于乡村生活与都市生活的小说都不乏优秀之作,前者如《王阿嫂的死》、《生死场》等,后
者如《手》、《马伯乐》等。但代表萧红最高成就的却是介于前二者之间的写小城镇的小说,如《家族以外
的人》、《后花园》、《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这类小说都是以上世纪前偏远小城呼兰为背景
的,所以在这里称之为“小城系列”小说。萧红的“小城系列”小说不论在当时看还是现在看,都是她作
品中最具光彩的,也是世纪中国小说史上一道好看的风景。
一
、朴野的气息
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早显露出流派形态的就是乡土小说。上世纪 年代中期,植根于乡野的
“乡土小说”开始兴起,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更出现了沈从文、萧乾、萧红等极富代表性的小说家。“乡土
小说”一词确实可以涵盖萧红的大部分小说作品,甚至包括她的“小城系列”。因为当时中国的小城镇
处于“不城不乡”的状态,特别像呼兰那样的“边城”,更是“土”味儿十足,所以萧红以呼兰为背景的小
说自然就带着朴野的乡村气息。一翻开《呼兰河传》,就仿佛迎面扑来北国的风雪:“严冬把大地冻裂
了”,“人的手被冻裂了”,“水缸被冻裂了”,“井被冻住了”,“大风雪 日子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睡
了一夜,早晨起来,一推门,竞推不开门了”??作者捕捉到一个个跳跃的却又相互关联的画面,生动地
描绘出东北独有的严寒景象,带着蛮荒的原始情调。而翻开《小城三月》,又是一阵春风拂面而来:青草
“转折了好几个弯儿才能钻出地面”,“头上还顶着胀破了种粒的壳”;羊群咩咩地叫着;乌鸦站在冰块上
觅小虫吃??一紧接着:“街上有提着筐子卖蒲公英的了,也有卖小根蒜的了??一转眼,吹哨子的不见
了。接着杨花飞起来了,榆钱飘满了一地。”翻开《后花园》,则是一派葱茏的盛夏:那向着大街“开了一
朵大黄花”的倭瓜,那“窗棂上挂着滴滴嘟嘟”的大小黄瓜,那每棵秧上结着三四个、四五个“溜明湛亮,
又肥又胖”的茄子,那“缨子刚刚才出芽”、“简直是干净得连手都没有上过”的玉蜀黍,那“越开越红,越
开越旺盛,把园子煊耀得闪眼,把六月夸奖得和水滚着那么热”的胭粉豆、金荷叶、马蛇菜??小城的一
景一物与乡间并无大的差别。冬的严寒漫长、春的美好短暂、夏的热闹繁华,这些都是大东北松嫩平原
的特有的物候 ,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萧红的“小城小说”不仅是引人人胜的风景画,也是引人遐思的风俗画,具有很高的民俗学、文化学
的价值。萧红通过对典型的东北风土人情的充分展示,来营造鲜明的、特殊的地域文化氛围。比如《小
城三月》中旗人 满族 举办的隆重、喜庆的婚礼;比如《后花园》中的中秋节东家请酒、邻里送月饼;再比
如《呼兰河传》中呼兰小城人们的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会等五大精神“盛
举”。最具东北地方色彩的民俗要算跳大神,即“萨满舞”了,它是在漫长的时期里东北民间形成的一种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郭玉斌一 ,男,黑龙江绥化人,副教授,文学硕士,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最古老、最;影响的宗教形态??萨满教的表现形态。宗教学者普遍认为,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不仅是
萨满教的发祥地之一,而且是萨满教表现得最为典型和完整的地区。萨满教是东北诸民族文化和民俗
形态的母源,红红火火的东北大秧歌、泼泼辣辣的东北二人转等,都源于萨满跳神。萧红在《呼兰河传》
中对跳大神有生动的描写:“那神一下来 ,可就威风不同,好像有万马千军让她领导似的,她全身是劲,
她站起来乱跳。”而看的人也极其投入 ,小说写道 :“跳大神,大半是天黑跳起,只要一打起鼓来,就男女
老幼,都往这跳神的人家跑,若是夏天,就屋里屋外都挤满了人。”尽管萧红描写萨满跳神场面时对其持
否定态度,将它与愚昧、落后、不觉悟联系在一起,但在客观效果上,这些精彩的描写为那块神奇的土地,
为那里的文化增添了诱人的魅力。这对于渲染烘托作品的氛围,对于构成奇特而强烈的地域文化色彩,
都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即使在否定性的描写中,我们也能看到萨满教在往昔东北的广大地区所具 的
普遍性和群众性,以及它对社会生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