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 1O月 9
心肌缺血负荷值检测在冠心病中的I临床应用
贾 微 刘 占生 景 丽 李 芳
摘 要 :目的: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测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者总负荷 (TIB),以了解其分布特征及 临床意义。方法:筛选经临床资料确诊
的冠心病患者50例 ,分析其动态心电图,按照公式计算:心肌缺血总负荷=24小时内sT下降幅度、总阵次、总时间乘积,观察不同时段心
肌缺血负荷值及24小时心肌缺血总负荷值。结果:观察冠心病患者均有有症状和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并呈明显昼夜规律,旱6~11为
发作高峰,负荷值最高,占总负荷值78%,夜 间明显减少(2%)。结论: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总负荷 ,为临床提供心肌缺血的定
量评价指标 ,对指导治疗评估现状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冠心病;心肌缺血总负荷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0979(2010)20—0009一O1
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冠心病患者 日常生活中心肌缺血的有无 其0-6点明显减少 ,总负荷值平均 2.8mm.min(占总负荷值的
及程度变化多少有明确价值 。1987年美国学者 Cohn提出 “心肌缺 2%);偶见病例夜间总负荷值达 8mm.min。
血总负荷”的概念 ,即24小时内有症状、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患者 3 讨 论
s—r段下降幅度 、总阵次和总时间的乘积,它可 以充分反映心肌 心肌缺血总负荷 (Tni)是心肌缺血定量评价的唯一指标 ,它
缺血的程度及临床预后 ,是 目前评价心肌缺血唯一定量指标 ,也 包括 由于氧供减少所致 的原发性心肌缺血和心肌耗氧量增加所
成 了研究冠心病患者预后及指导治疗 的重要指标 。本文就此对 致的继发性心肌缺血或两者同时参与的混合性缺血2[1。利用动态
5O例冠心病患者 Holter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观察其特点及 心电图对冠心病病人进行心肌缺血的定量测定,对患者的心肌供
临床意义。 血状况有了总体定量评价。国外一项最大前瞻陛研究结果提示对
1资料与方法 临床特征、冠心病危险因素、运动试验参数及动态心电图监测结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05.1—2006.10住院部或门诊部行 Holter 果的多变量 回归分析显示,心肌缺血总负荷是心脏相关死亡的最
检查者进行筛选 ,根据l临床资料选出冠心病病例 50例,其 中男36 强且独立的危险预示因子,尤其心梗病人的预后,同时对疾病病
例 ,女 14例,年龄42—7O岁,平均 56岁;临床诊断:心梗28例 ,缺 情有了定性判断,对临床用药有了量化的考核指标。有资料显示,
血性心肌病 1例 ,冠心病21例。 心肌缺血总负荷的发生率,在经过充分抗心绞痛治疗的冠心病患
1.2研究方法 :使用美国DMS动态心 电图仪 ,正确安放电极位置, 者,仍有多达 50%~60%的病人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到心肌缺血,
尽量减少干扰 ,剔除合并左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 、房颤、房扑 但经抗血栓药物及血小板受体阻滞剂的常规应用以来 ,动态心电
者,排除药物影响(地高辛、三环类抗抑郁药、扩血管药),扩血管 图监测到心肌缺血事件大为减少2[I1】。本文资料复查病例较少,但
药均停药48小时以上。 也显示经过 内科系统治疗TIB值较刚人院时有所减少。24小时不
心肌缺血诊断标准Ⅲ:①s- 段水平或下斜形压低》1。.1mv(J点 同时段心肌缺血负荷值有明显昼夜规律 ,早 612点多伴心率增
后 0.O6秒处)或在已经降低的基础上下移~lmm;②H 段‘压低持 快,为心肌缺血高峰期,可能与交感张力增高,儿茶酚胺、皮质激素
续 1分钟以上 ;③两次发作至少有 1分钟的间隔,排除体位 因素或 分泌增加有关;中午 12~14点、下午 18~20点也有一小段的高峰
伪差及心动过速引起的 ’段下移。测算心肌缺血负荷值:sr__T 期,多于饭后期间出现。而晚21~早6点心肌缺血减少,有少量病例
段下降幅度 (一致者)x发作阵次X持续时间; ’下降幅度不一致 夜间心肌缺血出现;可能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