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溜
浅谈古诗词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0彭 玲
我国的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 共鸣,使其获得了审美愉悦。 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高级形式,以其卓越的艺术魅力,千 首先,我用录音机播放了一首描 在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
百年来一直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许多 绘草原风光的歌曲 蓝‘蓝的天上 著名的送别诗时,先请学生在激越动
、 名篇脍炙人口,现在读来仍能使人从 白云飘”,接着投影仪上打出草原的 人的古筝曲乐声中,自由轻声地诵
中得到无穷无尽的艺术享受。 风景图。教师借助音乐和绘画把学生 读。教师点拨引导:在朗读的时候,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 带入草原的情境,激活了学生头脑中 借助想象,把诗句变成图象,在大脑
部分,它作为一种系统的教学活动, 已有的生活表象,从而使学生急于走 的荧光屏上放映。如 “轻箬笠,绿蓑
通过特定的实施途径,旨在不断地提 进诗歌,产生了与诗歌对话的欲望。 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在头脑中 “放
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如何在古诗词 其次,教师点拨导入:内蒙大草 映”出一个渔翁坐在小船上,戴着箬
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操和 原是我们每个人都十分神往的地方, 竹叶做成的斗笠,穿着龙须草织成的
审美能力,我的教学体会是:调动多 那里有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 蓑衣,悠然自得在斜风细雨中垂钓,
种审美因素,努力创造生动活泼、引 有清澈见底的溪流、一碧千里的平 也可以边放映边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正
人入胜的课堂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 川,有五彩缤纷的野花,成群结队的 在斜风细雨的湖光山色中垂钓,从而
情感体验,以点拨引导的方式来提高 牛羊,还有那一座座的蒙古包和淳朴 体会诗人那种恬淡的生活情趣。
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建立正确的审美 热情的蒙古人民。内蒙大草原有它神 学生们在教师点拨启发下,再次
观。具体做法为: 秘不可抗拒的魅力。下面就让我们穿 轻声细读,在朗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
一 、 培养审美感受力 越时空的隧道,追溯到遥远的北魏时 体验去感受诗的意境,根据诗人提供
美感是通过视觉、听觉刺激建立 代,亲耳听~听古代敕勒族人民对家 的描述在脑海中构筑成一个具体的画
起来的,从心理功能上说,感官只生 乡的赞歌吧!(导入设计用诗化的语 面,学生的情感通过想象负载到已经
发感觉,而审美则需要感知。审美感 言将学生带入本堂课的学习情境—— 创设的艺术画面上去,无声的文字符
受力受人的阅历、学识、爱好、志趣 北朝民歌中)在 《牧民新歌》悠扬悦 号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无形的画面
等因素制约。例如, 《过故人庄》所 耳的笛声中,教师满怀深情地诵读 变成栩栩如生的景观。 《送杜少府之
描述的,一个普通的农庄,一顿鸡黍 《敕勒歌》,学生的思绪便飞到那辽阔 任蜀州》是一首不衰的歌,它让浪迹
的普通款待,在孟浩然的眼中却是那 苍茫的内蒙古大草原…… 天涯的游子从古唱到今。时光悠悠,
样的富有诗意,描写的是眼前景,使 在歌声、乐声、画面、语言的渲 离别的情绪总是相通的,它又引领学
用的是口头语,而在平淡中蕴藏着深 染下,学生的感觉器官得到了高度和 生们凭借想象来到王勃的身边,似乎
厚的情味,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 谐的沟通,达到了审美主体和审美对 看到了当年饯别的情景。
淳朴真挚的情感融成一片。 象的融合,从侧面感受了大自然的美 三、培养审美理解力
要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好,充分领略了蒙古草原粗犷豪放的 审美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美的
就要结合教学来引导学生增加知识积 自然美和人情美,审美感受力得到了 感受和想象上,如果不上升到理解的
累、扩大知识视野、感悟生活真谛, 大幅度地提高。 高度,就不能真正提高审美能力。作为
从而激发对美的热爱和探究。苏霍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