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Vo1.29 高 等 学 校 化 学 学报 No.2
2008年2月 CHEMICALJOURNALOFCHINESEUNIVERSITIES 305~308
广东石豆兰中的嗯庚英和联苄类化合物
吴 斌 ,陈坚波 ,何 山 ,潘远江
(1.浙江大学化学系,杭州310027;2.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金华321000)
摘要 从兰科植物广东石豆兰 (BulbophyllumkwangtungenseSchlecht.)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了2个新的
芪类化合物5一(2,3-二甲氧苯乙基)-6一甲基苯并[d][1,3]二氧戊环 (1)和 10,11-二氢-2,7I~氧基一3,4-亚甲
二氧基二苯并[6,,]嗯庚英(2).药理活性实验结果证明,化合物2对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
用.
关键词 广东石豆兰;二氢二苯嗯庚英 ;联苄类化合物
中图分类号 062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1-0790(2008)02-0305-04
广东石豆兰(Bulboph?llumkwangtungenseSchlecht.)附生于岩石上,是华南地区的民间草药,主治
风热咽痛、肺热咳嗽、风湿痹痛和跌打损伤…等症.广东石豆兰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及广西等地.
前期研究中发现广东石豆兰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具有一定的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从该属植物
中发现 芪类多酚类、三萜类、甾类及糖苷类等化合物.
我们曾从广东石豆兰中分离出3个二氢二苯嗯庚英类化合物 .本文进一步从该植物的乙酸乙酯
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2个新的芪类化合物:5一(2,3一二甲氧苯乙基)_6一甲基苯并[d][1,3]二氧戊环(1)
和10,11二氢.2,7-二甲氧基.3,4一亚甲二氧基二苯并[b,.厂]嗯庚英 (2).其英文名称分别为5-(2,3一
Dimethoxyphenethy1)-6-methylbenzo[d][1,3]dioxole(1)和 10,11一Dihydro-2,7-dimethoxy-3,4-methylene—
dioxydibenzo[b,f3oxepine(2).药理活性实验结果证明,化合物2对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有较强的抑
制作用.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x4型显微熔点仪;CarloErbaEA1110型元素分析仪;Nicolet470FTIR型红外光谱仪,KBr压片;
JASCOV530型紫外光谱仪;BrokerEsquire一3000plus型质谱仪;BrukerApexllI傅里叶变换高分辨质谱
仪;BrokerAM-500型核磁共振仪.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硅胶(200~300目)为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植物样品采 自浙江省遂昌县,由南
京中医药大学吴德康教授鉴定.
1.2 实验过程
1.2.1 提取和分离 将500g广东石豆兰地上部分粉碎后,用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
次.过滤,浓缩,得粗提物30g.用 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乙酸乙酯部分,经浓缩得到 15g乙酸乙酯粗提
物.乙酸乙酯粗提物经硅胶拌样进行硅胶柱层析,用氯仿 丙酮 (体积比20:1)洗脱,得乙酸乙酯细分
部位.该细分部位经反复硅胶柱层析得到化合物 1(13mg)和化合物2(10mg).
化合物 1为白色粉末,产率0.0026%;m.P.221~223oC;UV—Vis(Methano1),A /nm(1gs):215
(4.60),250(3.02),271(3.86);HNMR和 ”CNMR数据见表 1.ESI.MS,m/z:323.3[M+Na] ;
高分辨 FT-ICR.MS,m/z:323.1250[M+Na].
收稿 日期:2007-07.10.
基金项 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资助.
联系人简介:潘远江,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E—mail:cheyjpan@zju.edu.c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