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岳玉杰
《再生的兰花》:博大丰富的心灵呈现
菲华老作家林忠民1980年代曾写过一文《三代之爱》,
三千余字的篇幅,写“外婆爱外孙胜似己出,终其余生为第三
代而活”,而这种祖孙之爱在林忠民深情的叙述中铺展开来,
乃至充盈于天地之间,成为一种史传。
文章结尾,林忠民感慨道:海外华侨的命运,是一篇史
诗,“我外婆不过是其中一个泡沫,刹那成空”,但“若没有她
们同辈的这些泡沫,史诗恐怕要中断”。深惋的思亲之情,道
出的却是一种历史本相:构成海外华人史最深沉最广大背景的
恰恰是外婆那种日常的亲情,领悟了这种日常亲情,也就懂得
了海外侨民寻根生根的历史。
《三代之爱》原是指外婆爱怜寡母幼儿,跟“我”之间的
奇妙感情:“在她看我,简直是大孙,又像是小儿子;在我看
她,简直是祖母,又像第二个慈母。如此,祖孙两代人却有三
代的爱……”,但在南洋移民的生涯中,这种三代之爱成为一
种文化的传承,一种人格的象征。当年,“外婆是那一带唯一
的华妇”,孤寂中抚养大儿辈,把他们一一带回鼓浪屿成亲,
482
绰,叉,爻,海,弋,诚,孰,愉,书,写
不仅要使子孙后代华族血缘相传,还有着把闽南女性的美德绵
延于下一代的心愿。外婆对“我”更是“寸寸呵护”,甚至为
“我”而改变宗教信仰,“爱意之深,除了替我受死亡之外,已
经罕有其匹。”然而,外婆的“三代之爱”又并非只是善待儿
孙。外婆贫贱中极为节俭,却会为从无一面之缘的被绑架者悄
悄代付赎金;卢沟桥事变传到海外,外婆只是听人说起中国军
队的抗战壮举,就将她终生积蓄五千元悉数捐出。“国魂”、
“民魂”“望之无形、摸之无状、听之无声”,“但爱心从老妇人
内心深处汲引出来时”,人们便知道“国魂”、“民魂”在哪里
了。
《三代之爱》集中呈现了林忠民《再生的兰花》(2003)一
书所包含的爱,爱在林忠民笔下被表现得如此博大丰富,它不
仅是林忠民生命中的日常情意和艺术美感,也是林忠民一生蕴
蓄的文化情怀和历史情操。林忠民1940年代就开始写作,笔
耕不辍,又惜墨如金,《再生的兰花》是他从文50余年唯一的
结集,所写不乏百日花红、干回月圆的少年情怀,也有从一草
之贱、一木之微中感悟风韵、神采的独到灵性,但更有在文化
源头遨游的情怀和在历史中安放心灵的情操。《棱棱峰石》取
武夷山一对联“莽莽神州谁砥柱,棱棱峰石欲擎天”之意,追
思1940年代菲华文坛三杰杜若、芥子和亚薇,吟颂“中华文
化在紧要的关头,往往有些可敬的老师,作存亡继绝的圣工”,
而于其中呈现出开阔的文化胸怀和深邃的历史眼光。如讲到杜
若等人“尽管他们揣摩戴望舒、徐志摩等人的作品,却不仿其
模式来束缚感情自然流露。尽管他们参考艾青、臧克家的作
品,却维持了悲天悯人的情操,而不流于愤世嫉俗的余意”,
清晰道出了40年代菲华文学跟中国五四新文学的传承、流变;
而述及杜若等一腔赤诚却无法尽展抱负时,有如此话语:“好
483
多,无,爻,他,语7现,弋,诫,莹},丈,丈,海
在历史的恢弘,容得了每一世代的里程碑,不计两碑之间的风
光如何”,在一种明彻豁达的历史目光中言尽了菲华文学前驱
者们的价值和意义。这种文化情怀和历史情操实在是可以包容
万千的爱。
《再生的兰花》一书抒情叙事述史,其文字都如兰花有一
种深幽清远之美。林忠民曾言:“希腊文把爱分成五种,也用
五个不同的字来区分五种不同的爱。我想应该添上第六个字,
来代表诗人怀念宇宙中一刻间的至善至美,那一种洒脱而无所
求的情怀,那一种‘思无邪’的爱。”(《从杜若的诗谈起》)林
忠民笔下的爱博大而丰富,归根结蒂却是属于诗人的爱,一种
感悟生命之美的爱,一种对现实功利无所为而有为于文学的
爱,一种根植于诗人气质而升华的爱。菲华文坛前辈施颖洲将
林忠民归之于“菲华第一代作家”中“写出不朽作品的”“三
数人”之中,菲华中生代作家施柳莺从林忠民之文中感悟到
“菲华文艺的根源”,深受“震憾与感动”,而菲华文坛的新生
代张琪更突破了“年龄的限制”,在跟林忠民的“灵魂的对话”
中感受到“少年”的“情意和美感”,“中年之后”的“情操和
意境”。这种菲华文坛“三代之爱”,也许最能呈现林忠民之文
根植于“文学的水深土厚”而充盈的勃勃生机了。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的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课程比较研究.pdf VIP
- 高一的语文专题训练—辨析并修改病句练习题.docx VIP
- QC成果-浙江中烟技术中心:ZJ112卷烟机VE循环风冷却系统的研制.pdf VIP
- YYT 0472.2-2004 医用非织造敷布试验方法 第2部分 成品敷布.docx VIP
- 猪促黄体生成素的重组表达载体、重组细胞株、制备方法.pdf VIP
- 智慧社区规划设计方案.ppt VIP
- 中压岸电AMP系统的安全操作及管理.pptx
-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2025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思想政治(wor.pptx VIP
- 质子治疗与护理.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