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灾害与两汉农田水利的发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4卷第6期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4 No.6 2013年12 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Social Science Edition) Dec.2013 水旱灾害与两汉农田水利的发展 范摇 香摇 立 (安徽大学 历史系,安徽 合肥230039) [摘摇 要]摇 文章根据考古资料与传世文献,从水旱灾害的角度,探讨两汉农田水利的发展。 频繁的水旱灾害造成农业欠 收、百姓饥馑流离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动荡。 为了降低水旱灾害程度,保障农业正常生产,两汉鼓励兴修农田水利工程,并取 得相当的成效。 [关键词]摇 两汉;摇 水旱灾害;摇 农田水利 [中图分类号]摇 R234摇 [文献标识码]摇 A摇 摇 摇 [文章编号]摇 1673-0755(2013)06-0074-06 摇 摇 《农政全书 ·凡例》云,“水利者农之本也,无 田山水出,流九百余家。 坏民室八千余所,杀三百余 水则无田矣冶。 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历代都很重 人。冶[2]卷27,1346汉成帝建始三年夏,因大水造成“山谷 视农田水利建设,注意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然而 水出冶,致使4 千余人死亡,破坏房屋8万3千余所。 水资源的分布呈夏秋多冬春少、南方多北方少的趋 汉和帝永元十年五月京师大水,致“南山水流至东 势,这种时空分布的不均衡性致使水旱灾害不断。 郊坏人庐舍。冶[3]卷4注引《东观记》185汉安帝永初元年十月, 水利和水害同时存在,自然界又无法进行自身调节, “新城山泉水大出冶[3]卷5,209 ,积水达3 丈深,破坏了 不得不依靠人工沟洫来解决。 如同顾炎武所说,沟 百姓的田园。 汉成帝河平三年二月,“犍为柏江山 洫“所通之水,即以备旱潦。 沟洫者,万世之利 崩,捐江山崩,皆壅江水,江水逆流坏城,杀十三 [1] [2]卷27,1457 也冶 。 两汉时期,兴建和修复了一系列农田水利 人冶 。 汉灵帝光和三年秋,“表是地震,水 工程。 涌出。冶[3]卷8,344 一摇 两汉水旱灾害 统计者 水灾 旱灾 邓云特[4] 76次(包括秦) 81次(包括秦) 两汉水旱灾害的记载不绝于史书。 保存比较完 高文学[5] 70次(西汉27,东汉43) 42次(西汉15,东汉27) 整的是《史记 ·河渠书》、《汉书 ·五行志》和《沟洫 袁 林[6] 22次(以西北为主) 82次(以西北为主) 志》以及《西汉会要》、《东汉会要》的记载。 其他如 杨振红[7] 79次(西汉26,东汉53) 91次(西汉32,东汉59) 类书、典志体史书、地方志等文献中亦有不少记载。 李 辉[8] 121次 106次 近人对两汉水旱灾害也进行统计和分析,且越来越 陈业新[9] 105次 111次 详细。 如右表: 段 伟[10] 112次(西汉43,东汉69) 113次(西汉36,东汉77) 还有一些学者对两汉水旱灾害进行了统计,不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