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医的恒动观.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中医的恒动观.pdf

2009年7月 河 南 中 医 July 2009 第29卷第7期 HENA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V01.27No.7 警?‘… 、鬻 ·理论探讨·: 鏊。’ .矗5 谈中医的恒动观 张慧卿1,钱力兰2,朱国福2 指导钱伯文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上海200433;2.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上海201203) 摘要:恒动观渗透到中医学中的许多方面,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有着深刻的影响,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中医学不但强调以 恒动观念来认识人的生理状态,同时更强调以恒动观念来把握患者的疾病过程及病理变化。恒动观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也具有指导作 用。 关键词:恒动观;中医学;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028(2009)07—0631—03 恒动,就是指不停顿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国古代哲 点…。恒动观在中医学理论的很多方面均有体现,对中医学 学对恒动认识很早,如《易经·系辞下传》云:“为道屡迁,变 理论体系的构建有着深刻的影响。 动不居。”《吕氏春秋》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蠢。”《素问·六 1恒动观在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中的体 微旨大论》云:“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 现 薄,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 矣。”朱丹溪《格致余论·相火论》亦云:“天主生物,故恒于 精气学说认为自然界生化万物有赖于恒动不休,人维持 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这些论述生动地揭示了,“动”是 自身生命活动也有赖于恒动不休。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 宇宙和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动力。恒动 的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它具有很强的活动能力,无处 观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恒动观是指在分析研 不到,始终处于运动之中,时刻激发和推动着体内的各种生 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时,应持有运动的、变化的、 理活动。中医学在理论上把气的这种运动归纳成升、降、出、 发展的观点,而不可拘泥一成不变的、静止的、僵化的观 入四种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非出入,则无以 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 收稿日期:2009—02一05 器不有。”“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基金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4BA721AOIZ46);上 阴阳学说用阴阳来概括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 海中医药大学名师传承研究工程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张慧卿(1980一),女,山东临朐人,硕士学位,助教。 的对立双方,并认为阴阳之间存在着对立、转化、资生和制约 通讯作者:朱国福,E—mail:zhuguofush@yahoo.com.cn关系,这些关系体现了阴阳双方始终处于彼此消长的不断运 明,正阳阳明承气汤中。俱用酒浸。 4用酒禁忌 3.6载药上行如治胸阳不振阴寒困郁于里的胸痹证,用 栝

文档评论(0)

gacz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