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 年第6 期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l.9,No.6
第9 卷(总第51 期) JOURNA L OF SHANGQI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Dec.,2010
论孟子“知人论世”原则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1 2
李 新 ,穆 伟
(1.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2.保定学院中文系,河北保定071000)
摘 要:高校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作家、作品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的“二元式”教学窠臼,笔者
依据执教古代文学课的教学实践,认为应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孟子所提出的“知人论世”的文学鉴赏原则,立足古代作家创作实践,
打通文史哲,从而古代文学作品得到全面的理解。
关键词:孟子;古代文学;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Z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27 (2010)06-0061-02
自二十世纪初以来,“中国古代文学”作为高校文科教学 沉”喻言路阻绝,既是说蝉,更是言己,物我相融,寄托遥深,如
[1]411
领域的传统课程,延续、发展至今,形成了所谓“作家、作品思 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所评:“以蝉自喻,语意沉至。” 秋
想内容+ 艺术特色”的“二元式”教学窠臼,无法调动学生们的 寒蝉,实乃狱中诗人之自况。
积极主动性,致使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似 晚唐诗人李商隐之作,因物兴感,托物寓怀。写寒蝉栖高
无任何实际应用价值,致使教学效果难于实现。 饮露,悲鸣欲绝,然其栖息之碧树却无动于衷,冷漠无情,这与
笔者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距离当代有着相 作者身世感受暗合,隐寓因自身牵涉“牛李党争”虽志行高洁
当长的“时空间距”的作家与作品,因而古代文学教学,应当立 却穷愁困苦,满腔悲愤而无人同情的悲剧命运;颈联由寒蝉之
足文学本位,从创作实际的角度出发,同时兼备史学思维和哲 流转栖息于霜枝,转而直写自己宦游四方、漂泊不定的生活,
学视角,即遵循先秦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所提出的“知人论世” 好像大水中之梗木漂流无依,且故园荒芜,思归无路。尾联
的文学鉴赏原则———“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 “君”、“我”对举而结情,再次以蝉之难饱与自身举家清贫相
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文、史、哲相结合,从而对作品做 应,全篇咏物与抒情紧密结合,隐显分合,首尾呼应,如清人屈
[2]205
全面的解读。这样,作为研究对象的古代的“人”的生平、经历、 复《玉溪生诗意》所云:“通首自喻清高”, 且与诗人一生之
志趣、思想,对于其“文”的影响和塑造,才能够被全面把握,从 漂泊命运相契合。
而打通文、史、哲界限,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给予全面的观照。 上述二首咏蝉诗都是唐人托物以寄意的名作,然而由于
以唐诗教学为例,唐人咏物、咏事、咏怀之作,常常因诗人 作者身份地位、人生际遇、个人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
性格与主导思想的差异,虽抒发同样的情怀,亦由各自的生平 寄托,却呈现出或通达自许、或黯然自伤、或清秀、或沉郁之殊
经历、思想与视角不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这样在教学 异风格,清施补华《岘佣说诗》曾评曰:“《三百篇》比兴为多,唐
过程中,就不能仅仅分析作品的题材、体裁与艺术手法,还要 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