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标优质水稻新品种粤齐新占的选育.doc
国标优质水稻新品种粤齐新占的选育
何秀英 廖耀平* 陈钊明 程永盛 陈粤汉 刘维 卢东柏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640)
摘要:粤齐新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近期育成的一个国标优质抗病常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米质优,达国标优质1级、省标优质2级,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株型适中,穗长粒多,抗倒性强,耐寒性中,后期熟色好。2013年6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
关键词:国标优质;水稻新品种;粤齐新占;选育
粤齐新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丰产苗头品系粤恢648/齐粒丝苗为母本,以优质品种粤华丝苗为父本杂交,经7代系谱选育而成的国标优质抗病常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2011、2012年晚季分别参加广东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3年6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粤审稻2013025),在广东及华南稻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
1.1 亲本来源
母本为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抗病育种研究室选育的丰产苗头品系粤恢648/齐粒丝苗,父本同为抗病育种研究室选育的优质品种粤华丝苗。
选育过程
2006年晚季以丰产苗头品系粤恢648/齐粒丝苗为母本,以优质品种粤华丝苗为父本杂交。2007年早季种植F1代并混收种子,2007年晚季起对各世代采用系谱选育的方法进行目标株系选育,品质及抗性鉴定贯穿于育种全过程。稻瘟病抗性采用田间自然鉴定和室内分群鉴定的方法,白叶枯病抗性采用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米质采用外观鉴定与蒸煮品尝相结合
基金项目:广东省农业攻关(2011A020102008、2011A02010200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3010012850)、广东省农业科技推广专项(201201125)
作者简介:何秀英(1974— ),女,副研究员,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
通讯作者:廖耀平。 的方法。经7代系谱选育,于2010年早季定型,2010年晚季参加水稻所常规品比试验,参试名为粤抗1023。2011年晚季参加广东省区域试验,定名为粤齐新占,由于米质、抗性和丰产性综合表现较好,2012年晚季进入广东省区试复试和生产试验。
选育结果
2.1产量表现 2010年晚季参加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476.00 kg/ 667m2,比对照粳籼89增产6.73%,增产达显著水平;2011、2012年晚季参加广东省区域试验初试和复试,平均产量分别为420.41 kg/667m2、470.00 kg/667m2,其中复试产量比对照粤晶丝苗2号增产2.33%;2012年晚季参加广东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82.02 kg / 667m2,日产量3.62-4.09 kg,表现了较好的丰产性。
2.2品质 根据GB/T 17891-1999《优质稻谷》标准和DB44/181-2004《广东省优质籼稻谷》标准,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鉴定,稻米品质为国标优质1级、省标优质2级。主要理化指标:出糙率80.3%、整精米率65%、长宽比3.2、垩白粒率4%、垩白度0.6、胶稠度72mm、直链淀粉17.6%。
2.3抗病、抗寒性 抗病鉴定采用人工接菌与病区自然诱发相结合的方法,经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中抗稻瘟病,中B、中C群和总抗性频率分别为79.17-97.4%、100%、89.36-96.6%,病圃鉴定穗瘟4-4.3级,叶瘟2.8级;中抗白叶枯病(Ⅳ型菌1-3级,Ⅴ型菌7级)。耐寒性采用人工气候室模拟的方法,经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鉴定耐寒性为中。.
2.4 主要农艺性状 粤齐新占属早、晚两用型感温中迟熟常规水稻品种,在广州地区种植早季全生育期约133 d,晚季全生育期115 d,比对照粳籼89相当。该品种株型适中,分蘖力中强,穗长粒多,结实率中,抗倒性强,后期熟色好,谷壳为浅麻色。科高96.3 cm,穗长21.6 cm,有效穗20.1万/667 m2,每穗总粒数143粒,结实率81.0%,千粒重22.1 g。
3.适宜种植区域和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宜种植区域 粤齐新占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区作早、晚稻,粤北作单季稻,以及海南省等华南稻区作早、晚双季稻种植。
3.2栽培技术要点 粤齐新占属有效穗多、穗长和穗粒数较多的品种,高产栽培宜采取“施足基肥、力促大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的策略。栽培技术要点有:①培育壮秧,适时移栽。秧田施足基肥,早施“断奶肥”,一般早季秧龄30 d,晚季18 d,用种量1.5-2.0 kg/667 m2,移栽每科插2-3苗,规格16.7cm×20cm;抛秧在3-4叶时抛植。②合理施肥,节水灌溉。在中等肥田种植,全生育期施纯氮9-10 kg,前期施用量75%,中期25%,抽穗时可喷施少量尿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