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韩谚语的民族特色.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韩谚语的民族特色.pdf

语言学研 究 ChinaEducationInnova:t:io。n:He=ra:ld—U: 浅谈中韩谚语的民族特色 金 明华 (淮海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江苏连云港 222005) 摘 要:谚语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精华。学习和研 究谚语 ,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 习惯。中国 和韩 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但 由于两国所处环境、历史.文化 ,生活习惯 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使谚语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本文试 图通过对中韩谚语的比较 ,希望能对增进中韩两国文化的了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谚语 文化 比较 民族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o)o5(b)-0079--01 语言是文化 的载体 ,谚语是在我们的语 言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 生活 的营养产生发展起来 的。历史、地理、文化、生活习俗等民族的 特殊 的语言形式 。正如北宋大文学家欧 阳修所说 :“文简而意深 ”。 种种要素直接影 响着谚语 ,使谚语染上浓重的民族色彩,体现了民 人类所有文化现象都可以在谚语 中得到反映,它反映一个 民族 的 族的个性 ,打上了鲜明的民族烙 印。例如 :“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特征 。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而且蕴含着该民族对人 “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婆娘裹脚布 ,又臭又长”;“周瑜打黄盖 , 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 一 个 愿打 ,一个愿挨 ”。 众所周知 ,中国与韩 国有几前年的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的历 诸如此类的谚语对中国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 的,是 中华 民族 史,有着相近的文化 、风俗和习惯等 ,但是毕竟有着不少差异。韩 国 文化 的一部分 ,是以中国的历史、地域环境 、风俗习惯等素材而创 谚语 中有很 多是在 中国文化 的影响下产生 的,在形式或 内容上表 造的谚语 。这些谚语 ,其他民族是不可能拥有的,是中华 民族独有 现出与汉语谚语 的相似性 ;但是也有一部分产生于韩 民族的 固有 的谚语 ,又是符合中华 民族特有的表达感情和情绪的谚语。 文化,或者在形成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因此 ,在谚语的形式或 内 同样 ,韩 国也拥有 自己独有的谚语的特性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 容上表现出汉语谚语 明显 的不同。 中,虽然韩国有大量的受 中国谚语影响而形成的谚语 ,但也有符合 本文试 图通过表达方式和 内容方面 比较 中韩两国谚语 ,进一 自己民族特色 的、表达 自己民族 心理状态 的谚语 。例如 :(1) 步分析 中韩两国谚语的民族特色 。推动韩 国语的教学与研究 ,希望 “ 喜天}人}”(成兴差使),韩国李朝太祖李成桂,因发生 “王子之 能对增进中韩两国文化的 了解起到促进作用 。 乱”而生 气去 了成兴之后 ,太 宗 曾派官差来请太祖回宫,但不知因 为被杀还是关进牢狱 ,差使杏无音讯 ,这句谚语用于 比喻一去不复 1 内容和表达方式方面 比较 返或杏无音讯。(2)“ 舍 I-tI天J口} }L} }灭I卫 1.1中韩谚语的内容相 同,表达方式完全相同 人1I()1口l雷Ol 吴 ”。(就像黄熙丞相家的一件裙子,三母女共 中韩两国有着共 同的文化渊源 ,中国文化对韩国文化的影响尤 穿),黄熙是朝鲜王朝有名 的宰相 ,他以清廉、俭朴而出名 。这句谚 其重大,大量中国的成语、谚语 、传说、诗歌、文辞和典故传到韩国进 语表示一件衣服也要多人分着穿的俭朴生活 。(3)“ i 入韩谚里 。因此 ,韩谚中有与汉谚非常相似的谚语,韩国人至今仍 习 1人}詈 灭l [}”(趁有粘糕办祭祀),祭祀是韩民族从古代就流

文档评论(0)

小泥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