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第四届中医妇科国际学术大会论吝集
中西医结合预防和治疗习惯·陛流产的临床探讨
赵丽琴
英国仲景医圣堂
反复自然流产是指连续流产三次或三次以上,也称习惯性流产。据文献记载,大约有25%的孕
妇流产【11,有最少15%的妊娠流产发生在前12周内【2】,21%采用IvF受孕的妇女自然流产【1】,而且对
于40岁左右的妇女如果仅采用ⅣF治疗,怀孕后有将近50%的流产率‘31。西医将自然流产分为三个阶
段;流产先兆,不完全流产和完全流产,他们对预防和治疗流产没有什么办法。近年来有研究发现,
自身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自然流产的一个主要原因,并研制出了新药Intrafipid静脉滴注,但很多专
家对其疗效仍有很大争议。中医已经有数千年治疗流产(滑胎)的历史,不仅可以预防,而且能有
效地保持孕期健康,将妊娠维持到足月,提高胎儿生产率,给婴JL生活提供一个最好的开始。
1中医病因病理
根据我们传统中医的理论来讲,西医的诊断并不是十分重要,关键的是最初导致发病的原因,
因此,我们要重点找出习惯性流产的病根病源。根据本人临床经验结合所读中医文献,总结出有以
下六种情况;
1.1脾肾两虚,冲任不固
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冲为血海,
任主胞胎,为阴脉之海,胞脉系于肾。若脾肾亏虚,则精血不足,冲任不固,胎失所养,致胎动不
安或滑胎。
1.2肾气虚弱,胞脉受阻
先天肾气不足;或多次坠胎小产,损伤肾气;或屡做人工授精等疗法,,多种大剂量性激素类药
物之应用,致肾虚精亏,胞脉受阻,血不养胎,则胎儿发育迟缓或死胎小产。
1.3气血两虚
脾主运化,胃为水谷气血之海。脾胃将所受纳之水谷转化为精微气血,运行周身,故有脾胃为
“气血生化之源”之说。若脾胃虚弱,不能化水谷为精微,致气血亏虚,气虚不足以载胎,血虚不
足以养胎,则出现坠胎,胎漏或滑胎。
1.4阴虚血热
素体阴虚,孕后阴血下聚血海以养胎;或长期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担惊害怕,或恼羞成怒,
或忧郁伤悲,致肝郁不舒,郁久化火生热,热邪内侵胞宫,下扰血海,致胎元不固,形成胎漏或滑
胎。
1.5湿热内蕴胞宫
孕期感染病毒,或泌尿道感染,或真菌性阴道炎,或素有子宫内膜移位症,子宫肌瘤,孕期发
炎加重,致湿热内蕴,瘀阻于胞宫,胎失血养,影响胎儿发育,甚至胎死腹中或滑胎。
1.6外伤
妊娠受伤,跌扑闪挫,或劳力过度,均可损伤气血,致冲任不固,不能养胎载胎,而出现胎动
不安或滑胎。
2辩证论治
一般来讲,流产有四种类型,本人根据临床经验将其分为六大类型。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第四届中医妇科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
2.1脾肾两虚,冲任不固
此型多见于患有黄体功能不全者,不仅可导致不孕,一旦怀孕又可致早期流产。
症状和体征:腰疼,小腹下坠,阴道流血,头晕,小便频数,畏寒肢冷,舌淡苔薄,脉细弱。
“
治疗原则:健脾补肾,暖宫安胎。
针灸取穴:膈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太溪,艾灸隐白穴。
中成药:寿胎丸合暖宫孕子丸,或泰山磐石散;若以前有流产史,用补肾固冲丸。
草药或浓缩粉:菟丝子,杜仲,续断,桑寄生,熟地黄,炒自术,党参,阿胶,艾叶,桂枝。
2.2肾虚血瘀
此类多发生于患有自身免疫紊乱,抗磷脂抗体阳性者。流产有可能发生在怀孕的任何阶段。
症状和体征:腰酸腰痛,疲倦乏力,阴道少量出血,色暗,胎儿发育迟缓。舌淡红有瘀点,脉
沉细。
治疗原则:补肾养胎,活血祛瘀。
针灸取穴:百会,膈俞,肝俞,肾俞,血海,复溜。
中成药:寿胎丸配桂枝茯苓丸。
草药或浓缩粉:菟丝子,桑寄生,续断,杜仲,黄芪,丹参,川芎,鸡血藤,桂枝,牧丹皮,
赤芍药。
2.3气血虚弱
此型常见于妊娠早期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着,或黄体功能不全,或宫颈机能不全者。
症状和体征:妊娠初期,身体虚弱,气短乏力,小腹坠胀不适,阴道少量流血,色淡红,面色
苍白,舌淡,脉细滑。
治疗原则: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针灸取穴:百会,印堂,内关,足三里,加艾灸膈俞,肝俞,脾俞和隐白穴。
中成药:胎元饮或归脾丸或补中益气丸,或其中两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