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格致余论》辨治特色论
挛海一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201203)
朱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湿热相火为病”诸说名于世,于后世温病学派及日本汉方医
学影响深远,又擅治气血痰郁,故有“杂病宗丹溪”之说。其所撰《格致余论》成书于元至正七年(公
元1347年),共计四十~篇,因“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故特以名书。其中《阳有余阴不
足论》、《相火论》等篇充分体现了丹溪的学术思想。
《格致余论》为朱氏医学论文集,着重阐明人体“阴气难成而易亏”特点,认为人生情欲醉饱,每
致相火妄动,煎熬真阴,因而主张养护阴精,不使相火妄动,并针对当时流行之《局方》香燥之弊,子
和攻下之论,在治疗疾病时强调补养阴血,护养胃气,但又不废汗吐诸法,载有倒仓法,同时对痰病的
治疗卓有心得,兹就其要者浅述如下。
1重视激阴补血
朱丹溪从自然界天大于地、日明于月的现象,及对人身阴血难成易亏的观察,得出人身“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的结论,再加上“人之情欲无涯”,引起肝肾相火妄动,阴精耗损,势必加重阳有余阴不足
的状况。因此丹溪临证时注意补养阴血.见有阴血不足征象者,一般用四物汤加味治疗。如认为转胞“血
少胞弱而不能自举,气多有饮,中焦不清而溢,则胞之所避而就下故坠。”用四物汤加参、术、半夏、
陈皮、生草、生姜,空心饮,随以指探喉中,吐出药汁。虽然病者有水饮当吐之,但因其血少,故以四
物汤、参、术之类补胃养血之品为吐剂,祛邪而不伤正。
又如《痛风论》中此案:“东阳傅文,年逾六十,性急作劳,患两腿痛甚,动则其痛。予视之日:
此兼虚证,当补血温血,病当自安。遂与四物汤加桃仁、陈皮、牛膝、生甘草,煎入生姜,研潜行散,
热饮三、四十帖而安。”虽然丹溪认为痛风“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
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抟,热血血寒,淤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治法以辛热之剂,
流散寒湿,开发腠理。”以潜行散加入活血疏气药为治痛风的主方,其中潜行散即炒黄柏,丹溪认为可
以去。肾经火,燥下焦湿,治筋骨软。但丹溪在治疗上并不困守于辛热燥湿一法,而是在辨病的基础上辨
证施治,例如本患者,病久而兼阴血不足,故加四物汤补之。从对痛风的治疗中,可以看出朱丹溪对阴
血的重视,痛风虽属湿热血瘀为患,但久病往往致阴血亏虚,若见阴血不足,则必兼顾阴血为治,而非
纯任燥热之品。诫如其言:“病之浅者,湿痰得燥则开,热血得热则行,亦可取效。彼病深而血少者,
愈劫愈虚,愈劫愈深。”
朱丹溪认为“人之阴气,依胃为养”,所以在滋阴养血时,并不单纯依赖四物之辈,常常通过补中
气以养阴血。如下案所述:予见贾氏妇,但有孕三个月左右必堕。诊其脉,左手大而无力,重取则涩,
知其少血也。以其妙年,只补中气,使血白荣。时下初夏,教以浓煎自术汤下黄芩末一钱,服三四十帖,
遂得保全而生。此例中孕妇因血少喜堕胎,丹溪认为其年纪不大,勿需补血,通过白术汤补胃气达到补
血的目的。
2攻邪先当朴完胃气
朱丹溪认为世人每纵口欲之快而伤身,病成又以为能食为佳,恣食不节复伤胃气,而“夫胃气者,
清纯冲和之气,虽参、芪辈为性亦偏,况攻击之药乎”,且“攻击之药,有病则病受之。病邪轻而药力
重,则胃气受伤”,因此临床用药须时时注意顾护病者胃气。一般病证,总嘱以淡饮食养胃,至于胃气
已伤者,常用人参、白术、陈皮、茯苓等药先补完胃气之伤,再行其他治疗。丹溪的这一认识源自罗太
无.在《张子和攻击注论》中,丹溪记载罗先生治一病僧,黄瘦倦怠,因念母思归而得病。罗令其每日
以牛肉、猪肚、甘肥煮糜烂与之,经半月余,察其形稍苏,与桃仁承气,一日三帖F之,皆是血块痰积
方止。次日只与熟菜、稀粥,将息半月,其人遂如故。因大悟攻击之法,必其人充实,禀质本壮,乃可
行也。否则邪去而正气伤,小病必重,重病必死。虽然此处未曾明言当补胃气,但牛肉之类皆属补中良
品.先补完胃气,再行攻邪的治则是十分明确的。m、i
这种重视胃气的思想在以下两案中更为明确:“又叶先生患滞下。后甚逼迫,正合承气证。予日:
气口虚,形虽实而面黄稍自,此必平昔食过饱而胃受伤。宁忍一二日辛苦,遂与参、术、陈皮、芍药等
补药十余帖。至三日后,胃气稍完,与承气两帖而安。苟不先补完胃气之伤,而遽行承气,吾恐病安之
后,宁免瘦惫乎!
大凡攻击之药,有病则病受之,病邪轻而药力重,则胃气受伤。夫胃气者,清纯冲和之气也。惟与
谷、肉、菜、果相宜。盖药石皆是偏胜之气,虽参、芪辈为性亦偏,况攻击之药乎?”《病邪虽实胃气
伤者勿使攻击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