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P拖船绑拖作业操作探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ZP拖船绑拖作业操作探析——秦叉锋 31 ZP拖船绑拖作业操作探析 秦义锋 长江引航中心 江苏南通226000 摘 要 ZP拖船因传动轴系呈z形分布而得名。通过转动推进器来改变排出流的方向,辅以车速调 整,达到改变船舶运动方向、原地掉头,横向平移等操纵意图,操纵灵活而方便,是港内协助和海事救 助中的主力军。但zP拖船因为保向性差、船身轻、尼龙缆弹性大、反移量大等不足,以前很少被选做 拖带拖船。其实只要掌握了ZP拖船的操纵特性,扬长避短,反而会感到zP拖船拖带作业的优越性。 文中以“远通1号”拖船绑拖“通浮l号”浮吊为例,介绍zP拖船拖带作业的特性和操作要领。 关键词ZP拖轮;绑拖;操作 图1编队示意图 2.1 编队特点 1 拖船和浮吊平行帮靠,拖船中后部贴牢, 主要考虑平移时拖船和浮吊的接触面大,减小头 1 “远通1号”拖船和“远通浮1号” 缆张力。 浮吊概况 2 头缆尽可能带到浮吊首部,加大拉头转船 1.1“远通1号”拖船 力臂,减小头缆水平倾角 拖船船首和浮吊甲板存 m 在高度差 。 船长:36m船宽:10.5m吃水:3.6 主机:2台高速柴油机,2664kW 3 拖缆短而粗,一般选择接近水平的2系结 kN 点带缆,缆绳有效长度≤5m 系结点之间距离 。 最大前进推力F推:420 拖缆越长,缆绳伸缩越大,拖船和浮吊间的相对位 最大后退拉力F挝:F托一F推×o.91,即420× kN 移增加,在加速时稍不小心反而容易断缆。 0.91—380 推进器:水平面360。旋转 4 尾缆要求选用强度高、耐磨的缆绳,最好 静水航速:12kn 系结于舵桨的正上方,和浮吊中纵线接近垂直,保 倒车冲程≤3I,m 证平移时横向拉力效果好。 1.2“远通浮l号”浮吊 5 当被拖驳船吃水≤3m时,拖船和驳船的 船长:57.6m船宽:25 m 船尾可以帮平。当被拖驳船吃水 3m时,宜将拖 850t 船舵桨置后于驳船船尾,以保证拖船排出流顺畅。 型深:5.5m排水量:3 2.2编队阻力计算 2“远通1号”轮绑拖“远通浮1号” 2.2.1 摩擦阻力Rf估算公式 浮吊 编队见图1。 式中:R,为摩擦阻力,9.8N;a为每平方米湿表 32 交通信息与安全zol3年增刊1第31卷总178期 面积的摩擦阻力 9.8N/前 ,根据水线长和船速 2.2.4拖船和浮吊在不同航速时的阻力R,见表3 查表;S为湿表面积,m2;C。为方形系数,拖船C“ 表3拖轮和浮吊在不同航速时的阻力R 取值o.475,浮吊Cb取值o.85;L为水线长,m;B 阻力/9·8 N_■■——r——F——丁——百一 为船宽,m;d为吃水,m。 2.2.2基本阻力计算 垫笙 !!! !!! !!! !!!! !!!! 浮吊船队航行速度较慢,摩擦阻力Rr约为基 璺里垄 !!! :i!! !!!!!!!!!!!!1 2.2.5 水动力F。估算公式 本阻力R。的80%,见表1。 F。一4.9JOC。V2Ld 表1 不同航速时拖船和浮吊的基本阻力R0 ooo 式中:p为水密度,取1 kg/ITf;C。为水动力系 数,富余水深取7.0;V2为对水速度,m/s;L为船 的水线面长,m;d为吃水,m。 简化为:F。一1072C。V2 2.2.3 剩余阻力R,计算 计算弗劳德数F,,查表可得R,/R。的比值, 3 编队在各种运动状态下力的分析 见表2。 和操作要领 表2不同航速时拖轮和浮吊剩余阴力R, 3.1浮吊正常航进时力的分析 近似地将编队看作一个直角梯形口6cd,找出 编队重心在水平面的位置,以重心为原点建立坐 kn。 标系。浮吊航速 对水 10 表4不同 下的G、口/L以及水动力角的 漂角∥ 。 20 40 60 80 90 100 120 140 160 C。 O.2 O.5 O.8 O.9 O.95 O.9 O.8 O.6 O.3 口/L O.3 O.36 O.41 0.46 O.50 0.55 O.63 O.67 0.65 80~105 90 90 90 87~90 90~96 90~97 97~102 水动力角/ 。 75~105 注:a为水动力中心至船首距离。 040 3 M1—166 推首向右。比较式 1 和式 3 ,可知F孙一 26550 N,指向右,产生的M:抑制首右偏,编队 向右漂移。 300 N,指 比较式 2 式和 3 ,可知F推。一24 向左,产生的M。抑制首左偏。 所以,通过加减车速或转舵改变F推力,从而 改变M2的大小,使得: .!兰塑坐坐: M,一M2+M。,直线航行;M。 M。+M。,向 图2 左转向;M。 M。+M3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