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参考文献
[1]刘增垣,何裕民,主编.心身医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12.
[2]赵建民.古代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J].国医论坛,2006,(3):21.
[3]李勇,吴爱勤.心理社会与糖尿病[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12:366.
[4]孙学礼,刘涛生,唐莉,等.2型糖尿病患者生物心理因素的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
志,2004,37.-215.
结合地域特点论岭南地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证治特点\//
梅刚(广州中医药大学2004级研究生)李宝华(湖北襄樊市中医院内分泌科)
指导老师:万晓刚
【摘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临床常见并发症,其致残率、致死率均很高,
为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现代医学对其病因、病机、诊断、防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祖国医学也对本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其辨证论治规律进行了深入的
探讨,制定出一系列证候分型,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各地区制定的证候分型差异
性很大,没有形成统一的诊断治疗标准。故笔者从中医三因制宜理论出发,结合岭南地域特
点,从岭南气候、环境、饮食习惯及人群体质特点,其多火、多湿、脾虚的基本病理变化特
点,岭南与江南湿邪的差异性及岭南著名医家用药特点,并结合笔者进行的中医证型分布小
样本调查研究谈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岭南地区三因制宜 证治规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残的常见原因,其发病
率随病程延长可达70一90%,50一75%的非创伤性截肢是由其所引起。据国外资料统计DPN
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糖尿病并发症中为最高,入院率远高于糖尿病其他并发症之汞I,并严重
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寿命。现代医学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尽管在病变机理、治疗思路、
治疗手段霜I方法等方面,均取得一定进展,但迄今为止并未取得理想疗效。中医临床多从气
血津液和肝脾肾脏腑功能两方面探讨其病因病机,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注重补肾、兼顾肝
脾,并配合针灸、熏洗、按摩等多种疗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笔者考虑从地域的角度探
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证治的差异性。
中医理论的精髓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四时五脏阴阳的整体观念,将自然、社会、人
体、疾病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故治病强凋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其遣方用药也相当灵活,
师法前贤但不泥古。岭南有其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体质类型及饮食习惯,其疾病的治疗
在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前提下,还应灵活变通,本文将从以一FJL,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 岭南气候、环境、饮食习惯及人群体质特点.
岭南是指五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及香港、澳门等地,岭南地区所处纬度较低,
是我国较接近赤道地带的地区,日照多,太阳辐射量大,气候炎热,气候意义上的四季划分
不明显,夏长冬暖。资料表明:岭南地域高温时期较多,且一天之中高温持续时间也较长,
平均温度高于全国其他地方。
岭南地域不仅气候炎热,且湿润多雨,有资料表明:东南及华南沿海丘陵地区年降水量
高于黄河下游、渭河流域及海河流域,明显高于东北及内蒙古和河西走廊等地,是我国著名
的的多雨地区。岭南地区由于雨量大,年干燥度数小于l,形成了湿润气候型。明。吴又可
《瘟疫论》中说:“南方卑湿之地,更遇久雨淋漓,时有感湿者。”
岭南地区人们勤泳浴,喜爱鱼虾螺蚝等多湿阴柔之品,贪饮生冷冻物,好食肥甘厚腻,
长期湿热的气候环境和生活习俗影响人的脾胃运化功能,湿困脾胃而酿成湿热体质。正如
清培#生白所说:“太阳内伤,湿热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湿热病篇》)。
体质是人体在先天禀赋和后天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脏腑经络等组织的结构状态和功能状态
33
特点,彭氏等作的人群体质调研结果表明,岭南地区人群体质以气阴两虚和湿热质居多。
二、 多火、多湿、脾虚为其基本病理变化特点。
祖国医学认为天人合一,四时气候特点必然会对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产生一定影
u向。岭南地区气候炎热、人群皮肤腠理疏松,汗液外泄偏多,更兼医者不察,误汗、误下、
滥II/,用苦寒、淡渗之品徒伤阴津.阳无N%gNIjI-]热更盛,故患病“多火”。岭南地区,一年四
季多处于高温、多雨的季节,彳j+关资料显示,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年平均湿度为78%,3~
8月平均湿度可达到85%,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