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反复问句生成机制的实例化及相关句法问题.pdf
长 江学术 2014年第4期 (总第44期)
YANGTZE RIVER ACADEMIC 2014No.4(SerialNo.44)
汉语反复问句生成机制的实例化及相关句法问题
田 源 徐 杰 。
(1.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2.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3.澳 门大学 中文系,澳 门 仔)
摘 要:“重叠(+删除)”这简单有效的两步操作再加上这两种非特设的句法操作不同的限制性条件 ,可 以统一
处理反复问句各次类的生成,不仅可以反映与解释三个基本次类的多种本质共性特征和差异 ,还能从容应对其与汉
语方言中相关疑 问句式间的共性与差异。通过对比我们发现 ,不 同类型的结构在生成反复问句各次类的能力上存
在差异,双音节动词形容词强于单音节,带宾语的强于不带宾语的结构;不同次类的反复问句对要通过 “正反重叠+
(删除)”生成反复问句的结构的限制也存在差异 ;反复问句和 “可VP 问句在类型归属上的纠葛、方言中的句式杂糅
现 象以及能否 内嵌 问题上的差异 ,与二者的生成机制不无关系。
关键词:反复问句 生成机制 实例化
和 “AB不A”)在句法特征和方言分布等问题上的
一 、 反复问句的生成机制 诸多差异是生成语法学者在讨论其生成机制时重
反复 问句是汉语四种疑 问范畴表达式中较特 点考虑的问题,因此往往按小类区分对待 。20世
殊的一种,也因此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问题。 纪 6O年代 以来,有关反复问句生成机制的研究很
与传统描写语法学派主要探讨反复 问句的类型归 多,影响较大的主要包括Wnag(1967)的 “并列删除
属问题不同(范继淹 1982①、朱德熙 1985②、汤廷池 法”以及黄正德 (1988)和Huang,LiandLi(2009)
1981③和吴振国1990④等),生成语法学者们更加 的 “模组分析法”等。
关注反复问句的派生机制与生成过程 。至少从上 Wang(1967)的 “并列删除法”在 “方 向性限制
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海 内外的汉语研究者纷纷 (DirectionalityConstraint)”、“词语完整律 (Principle
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反复问句的生成机制 问题 ofLexicalIntegrity)”、“禁止介词悬空原~,lJ(Principle
进行探索 (Wang1967⑤、黄正德 1988⑥、Huang,Li againstPreposition·Stranding)”等问题上遇到了麻
andLi2009⑦、徐杰 田源 2013⑨等)。 烦 。黄正德 (1988)以及 Huang,LiandLi(2009)的
反复问句三个基本次类 (“A不A”、“A不AB” “模组分析法 ”的确能有效区分不同次类,并能在
作者简介:田源 (1983一),女,河南许昌人,武汉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句法学和语言理论研究。
徐杰 (1963一),男,河南商丘人,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语言理论、句法学、语言教育与规划研究。
基金项 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 目 “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标句词及句法理论问题研究”(项 目编号:
14YJC740079)。
①范继淹:是《非问句的句法形式》,《中国语文》1982年第6期。
②朱德熙: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中国语文》1985年第 1期。
③汤廷池:《国语疑问句研究》,台湾师范大学 师《大学报》1981年第26期。
④吴振国:关《于正反问句和 “可”问句分合的一些理论方法问题》,语《言研究》1990年第2期。
⑤ Wang,WilliamS.w (王士元),ConjoiningnadDeletioninMandarinSyntax,InMonumentaSeriea26:224--236,1967.
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通桥(2019)2131-Ⅲ 时速160km客货共线铁路简支箱梁(单线)跨度:23.5m(直、曲线).pdf
- 高一物理-折合质量法求解完全非弹性碰撞.pdf VIP
- 2023-2024学年北京北师大附中新高一分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工人阶级重要论述”及“工会十八大精神”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doc VIP
- 上海某温室大棚空调方案设计说明.pdf VIP
- 市政府办公楼扩建改造项目投资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卫生间丙纶布防水施工方案.doc VIP
- 成都地铁基坑围护结构钢支撑的应力监测分析.pdf VIP
- 2024湖北农谷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新生儿呼吸心跳骤停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模板.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