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三荣杯全国棉纺织、色织、印染产品开发年会
家用纺织品生物酶整理工艺的探讨
陈平,程衍铭
(上海市纺织装饰用品科技研究所)
摘要:生物酶整理对提高家纺用品的服用性能效果明显,本文重点对纤维素生物酶整理的工艺条件进行
了探讨,并对整理后产品效果进行了测试总结。
●
关键词:纤维素晦;生物整理;家用纺织品
O 前言
近年来,人们追求回归自然和注重生态保护已成时尚,对于床上用品的装饰性和舒适性的要求
越来越高,生物酶轧光整理能满足人们的这些要求。使用生物酶对纤维素纤维织物进行生物整理,
对环境尤污染,整理后织物上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因为酶催化纤维素大分子的水解及酶自身水解
得到的有机小分子可以作为植物的有机质而被吸收、利用。生物整理对织物色光的影响也很小,整
理后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悬垂性、表面光洁度等可得到永久性的改善,对织物的吸水性也可大大
提高,本文重点对采用酶进行生物整理的工艺条件,影响酶活性的各种因素及对织物表面性能的改
善进行研究‘卜5|。
1 纤维素酶生物整理的基本原理旧J
纤维素酶主要由木霉属菌、曲霉属菌、镰刀霉等有机物发酵而成,是一种对纤维素纤维大分子
的水解有特殊催化作用的活性蛋白质,它可以催化水解纤维素大分子中的l,4-13一苷糖键(图1)。
纤维素酶即可以从纤维素大分子的链端催化水解,也可以将纤维素大分子切割成较小的分子。棉
纤维的初生壁、次生壁中的纤维素大分子均ⅡJ经过酶催化水解而分解为纤维素二糖及葡萄糖,能够
溶解在水溶液中,由此可见,酶处理是纤维素纤维本身结构的变化,在此具有持久性。生物酶的分
子量是水的几千倍,它彳i能渗透到织物内部,只能催化水解织物表面的纤维素绒毛,故在有限的处
理时间内不致使织物强力过度降低,同时可以使织物表丽光洁、纹路清晰、改善手感。同样对于所
有的纤维素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经纤维素酶处理后,都可以得到预期的效果。实践表明,棉织物经酶
处理后可得到柔软的手感和桃皮绒效果,麻织物刺庠感得到改善,柔软度得到提高。
OH (‘HOH (JHOH 11II.11tl
胁
——————●
p,√栌弋L,√秒H山
图1纤维素大分子链水解反应式
2 J
纤维素生物整理的工艺条件【3.4
影响生物整理的因素有处理时间、浴比、酶用量、温度、pH值、机械(搅拌)强度等,这些因素是
相互牵制的,影响整理效果最主要的因素是酶的活性。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pH值等。生
物酶的活性和温度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最佳温度在50—60。C。温度过高或过低酶活性都明显
降低,温度过高酶的活性迅速下降,直到为零,这时称酶”中毒”,酶的活性和pH值间的关系如图3
所示。最佳的pH值是4.5—5.5之间。酶对pH值十分敏感,一般采用醋酸作为缓冲溶液来调节
酶处理液的pH值。
74
2008年三荣杯全国棉纺织、色织、印染产品开发年会
生物酶的整理即可单独进行,也可在漂白后与其它整理加工同时进行。在实际生产中,应依据
所使用的设备,加工方式,前后工序的特点做适当的凋整。如酶用量3影升,浴比l:20,在50℃
时,保温处理一小时,pH值控制在4.5—5.5,再以l℃/分钟升温至70。C一80℃处理10分钟进行纯
化处理。不论酶处理是否单独进行,都可以采用升高温度或提高pH值来使酶失活而终止酶处理。
生物酶催化水解部分纤维素大分子,使织物失重,同时造成织物强力降低,因此必须适当控制酶处
理时间,使得织物强力降低较小。
瞰;.”}f~) 融i.【¨(%)
●
H
6
1
a
3(J 们 j0 60 7(1 80 温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