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怀国角度谈汪元量词的情感内容及艺术风格.docVIP

从怀国角度谈汪元量词的情感内容及艺术风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怀国角度谈汪元量词的情感内容及艺术风格   摘要:在宋元易代的时代背景下,汪元量作为“遗民”作家的代表,从其降元之后作品来看,因出于对故国的眷恋与思念而产生的愁苦始终贯穿于其中。汪元量亲历了元兵入侵,南宋灭亡,被俘北上等历史事件,在他的笔下,不仅写出了“遗民”作家的心声,更写出了具有汪元量独特艺术风格的故国之思。   关键词:汪元量词;故国之思;直抒胸臆;含蓄委婉   一、以愁情贯穿的三个创作时期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早年于宋度宗时以善琴出入宫掖,受到了谢太后及王昭仪的喜欢,随侍左右。后因南宋灭亡,又随三宫北上大都,体验了国破家亡的屈辱生活。其晚年游于山水的隐逸生活,使动荡颠沛的生活总算归于了平静,心灵也找寻到了寄托。①“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赵翼《题元遗山集》),作为亡国旧臣、南宋遗民,他所经历的、耳闻目睹的现实,真实生动。他的作品,对南宋灭亡的历史教训,做了无可奈何的小结;对权奸贾似道之流的误国罪恶,做了深刻的揭露;对元统治者残酷折磨宋三宫的行径,做了有力的控诉,对流落蓟门的宋宫人怀念故国的心声,做了强烈的表达。汪元量既是琴师,又是诗人、词人;是音乐演奏艺术家,又是文学家。他的作品类型多样,以诗著称,虽然词作在总体作品数量上不占优,但也同样寄托着这位命途多舛的文人忧愁悲叹的情感,以及国破家亡的愁思。受作家不同时期际遇的影响,他的词作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内容风貌。   1.南宋灭亡带来的愁苦   透过汪元量的作品,南宋王朝灭亡历史若置于眼前。通过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他将元兵入侵临安,宋室倾覆以及被迫随三宫北迁大都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如实记述,既写出了场景,又渲染了情绪。较之同时期作家们的那种托物言情、词旨隐晦的手法更具有真情致。《水龙吟》(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   鼓?惊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风雨。歌阑酒罢,玉啼金泣,此行良苦。驼背模糊,马头?匝,朝朝暮暮。自都门燕别,龙艘锦缆,空载得、春归去。目断东南半壁,怅长淮、已非吾土。受降城下,草如霜白,凄凉酸楚。粉阵红围,夜深人静,谁宾谁主。对渔灯一点,羁愁一搦,谱琴中语。   全词以天宝遗事开篇,化用“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暗喻南宋王朝走向灭亡的悲哀,表达了对醉生梦死的南宋朝廷的批判。元兵铁蹄入侵临安,让沉浸在歌舞升平的南宋王朝忽的进入了战争之中,“玉啼金泣”响起了时移世易的最后哀鸣。词人随三宫北上大都,此时他们已经不再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统治者,而是降元俘虏、亡国之民,这北上的一路注定是艰辛痛苦的。自两淮、襄阳失守后,半壁河山沦落人手,盛极一时的临安,自元军在皋亭山受降以后,也是一番禾黍之悲。“谁宾谁主”写出了故国遗民内心的悲愤与愁苦,那凄切婉转的哀愁一如深夜中羁愁满怀、憔悴纤弱的宫女抚琴声中的低诉。   2.北行十余载的哀愁   作为深受谢太后赏识的琴士与御用文人,汪元量随三宫北上大都,而随着朝代的更替,地位的改变。生活在大都期间的种种压迫、屈辱使得故国之思愈加深刻而难以忘怀,禾黍之悲萦绕心头久久难以消解。《忆秦娥》:   笑盈盈。晓妆扫出长眉青。长眉青。双开雉扇,六曲鸳屏。少年心在尚多情。酒边银甲弹长筝。弹长筝。碧桃花下,醉到三更。   雪霏霏。蓟门冷落人行稀。人行稀。秦娥渐老,着破宫衣。强将纤指按金徽。未成曲调心先悲。心先悲。更无言语,玉箸双垂。   这组《忆秦娥》共分七首,透过每首词的第一句话就不难发现七首词虽各有主题内容,但相互联系紧密,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体现着历史发展与思想情感变化的整体。词以南宋宫人为主要抒情主人公,首句即明确传达出情感的倾向性。从“笑盈盈”醉弹三更,到因战乱而“未成曲调心先悲”继而描写北上行路之艰辛,沿途中“长江望断”也没有归去故国的行舟,此番相思无尽,鸿雁传书难凭。“春来秋去”此情绵延不断。整组词情感的发生一气呵成,未有绝断。凄凉哀婉之情,不绝如缕,令人不禁泣下。虽是假以宫人角度感慨,但在宫人的背后实际上是所有遗民内心苦痛的共同发声。在汪元量的组诗《湖州歌》中,同样是印证着伴随他一路北上的一路愁情,其真挚的情感无不令人动容。②   在北行十余载中,对于故国的思念既是“更那堪杜宇,满山啼血”(《满江红?和王昭仪韵》)般的亡国之恨,也是“不堪回首,离宫别馆,杨柳依依”(《人月圆》)般的难以割舍的思念,还是“而今寂寞人何处,脉脉泪沾衣”(《眼儿媚》)般无法言说的至情。这些于字面之上可感的情怀不须深究其意,就足以撼人心魄;不事雕琢,更显其情之深切。   3.黄冠南归后的愁思   北行十余载让汪元量从一位生活优越宫廷御用琴师,转变为一名阅尽沧桑为民族与国家的衰亡而慨叹的爱国之士,这是灵魂深处的洗礼。在大都羁留十二年后,汪元量上书乞求黄冠南归,得元世祖应允。这一段漂泊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