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囚绿记赛讲教案.doc
榆林市第二中学青年教师“高效课堂”大讲赛教案
学校 榆林市第二中学 授课教师 马佳 科目 语文 教学课题
《囚绿记》 所用教材 教材名称: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第 2 册,
第 一 章 3 节 10 页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揣摩抒写绿的形象的句子,探究绿的内涵;
2、通过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说出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3、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2、把握写景状物类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景物特征入手,确立形象,由景入情,联系背景,探讨主旨。
难点:
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通过反复研读课文,把握散文“物—情—旨”的阅读方法。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激情导入
1、读一封一个小女孩写给妈妈的信。
亲爱的妈妈:
您好!您知道吗?我有很多话要对您讲,借着这次机会,我对您说说吧!不知是您望女成凤心切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您对我一直是非常严格的,导致您采取了拔苗助长的做法.周末,当别人都在快乐地玩耍时,我却在家写您布置的作业.我就像那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永远飞不上蓝天.我知道您是为我好!怕我受苦,怕我受到伤害!可是您越保护我,我就越想挣脱!这样真的好累!
我是个温室的花朵!我渴望大自然的呼吸!我想去迎接自己的世界!可是总是被玻璃罩着!您总喜欢把您的世界强加给我,总是认为我是孩子!总是不放心的让我去飞!这样强压着我好累!
这样会害了我啊!妈妈,求您解脱对我的束缚吧,女儿已经不小了,她的路就让她自己走吧!
虽然我知道您爱我!
可我想自由的呼吸!畅快的歌唱!自主的奔跑!
女儿:小雅
读了这封浸透着爱,又饱含着压抑和苦闷的信,你有何感想?
教师开场白:何止是人类,世间万物皆是如此,想要自由,想要在蓝天下无拘无束的成长,今天,让我们通过陆蠡的一篇散文,领略生命本该有的姿态。
(板书课题《囚绿记》)
二、读“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绿”实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囚绿?
三、读“绿”——品读悟情,感受绿的形象
研读课文,哪些句子最能体现“绿”的特点?找出来,读一读。并请以“ 我欣赏你,因为你_______ ”的句式说话,表达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体会绿的形象。
(学生自行筛选信息,圈点批注,朗读共赏。)
教师举例:我欣赏你,因为你蓬勃向上,充满生机。
(鼓励学生举手回答)
读“情”——品析悟旨,探究写作意图
1、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写道:“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这里的“绿友”用了拟人手法,实际上就是指“常春藤”。为什么作者如此怀念?
明确:找出文中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因此,此时的作者怀念的是带来的安慰、伙伴、相伴的温暖、一种精神……既然上升到了精神层面,那么,我们刚才总结的常春藤的几个特点便具有了不一样的含义。
蓬勃——生命、希望
向阳——追求光明、自由
2、蓬勃、向阳的品质值得怀念,那么“固执”呢?这个看似贬义的特征也让作者怀念吗?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让我们来了解陆蠡《囚绿记》的写作背景。
白居易曾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是会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他所关注的时代和事件。其实本文中也隐约交代了当时的写作背景,请找出关于这些背景的语句,探究一下作者的写作意图。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烽烟四逼中的旧都;)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从此拉开中华民族抗击日寇的历史,历经坚苦卓绝的八年抗战。
教师出示陆蠡资料:
陆蠡,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抗日烈士。1942年4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月,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秘密杀害。年仅34岁。
介绍在文人身份之外的英勇的抗日烈士陆蠡
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
“你爱国吗?”
“爱国!”
“赞成南京政府(按:指汪伪政权)么?”
“不赞成!”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
“绝对不能征服!”
日本人勃然大怒,给他上了酷刑。
师:因此,我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