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雷达探测冰雹云和防雹效果研究.pdfVIP

鞍山雷达探测冰雹云和防雹效果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的回波边缘还出现了明显的V型缺口;第二冰雹云回波的顶高一般在8km以上;第 三冰雹云强度~般在30dB以上;第四冰雹云的宽度一般要15km。运用这些指标 提前进行作业.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三、人工防雹效果的评估 1.鞍山市人工防雹始于1989年。在8年时间里共作业319站,发射炮弹15971发。 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详见表(1) ———————=—_:=_—:——垂』』塞重堂型生耋 兰堡:宣:互耍 生±塑 望垩塑 !!塑=!!墼生————西琵=_了i;拜 星壅耍塑 墨童塑室 鐾壅重璺 丝堕塑室 —:=——至苎:jii生一兰!i堕叁 海城 64721 4081 60409 1475 】7467 1007 台安 61055 1464 17800 766 46759 3247 干山8009 199 9866 38 3300 67 台计 133785 5744 88075 2279 67526 4321 2.炮站防霉前后灾情对比。开展人王防雹以前(1980--1989年)共出现冰雹68站次, 发生冰雹灾害44站次占65%;而开展人工防雹后,共出现冰雹70站次,发生灾害 5站次占7%见表(2) 表2.炮站防雹前后雹情统计表 防雹前 防雹后 7 堂墨姿茎 墼壅壅塾 堂堡姿塾 重壅姿塑 些墨姿墼 重塞、欢墼 海城 20 14 12 3 20 0 台安 16 15 11 1 5 0 千山 32 15 20 1 2 0 合计 68 44 43 5 27 0 从表中可以看出‘1995—1997年,虽然冰雹出现站次增加,由于科学的进行防雹, 没有一个炮站受灾。 3. 人工防雹投入效益比。自1991年至1997年全市投入人工防雹经费共629.9万元. 减少经济损失20679.5万元,投入效益比为1:33,见表(3) 表3.人工防雹投入效益统计表 单位:万元 从上述资料可看出.鞍山市开展人工防雹咀来平均受灾面积和经济损失明显减少;受 雹灾炮站次数也明显减少,尤其是1995—1997年各防雹站所在地均无受灾,总计8年来人 工防雹效益是总投入的33倍,其效益比为l:33。 133 鞍山雷达探测冰雹云和防雹效果研究 作者: 张生利, 王绍良, 杨铁军, 陈宝纯 作者单位: 辽宁省鞍山市气象局(鞍山市) 引用本文格式:张生利.王绍良.杨铁军.陈宝纯 鞍山雷达探测冰雹云和防雹效果研究[会议论文] 2000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