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江西刻书.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代的江西刻书 杨晏平 宋代是我国雕版印刷技术和雕版印书事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其间为此做出卓越贡献的除浙江、四川、福建外,弥足称道的还 有江西。 关于宋代的江西刻书,历代书目及地方史志都有记载,不少 论述宋代雕版印书的专著也多所涉及并给予很高的评价。又有清 康熙间文行远撰《浔阳跛醢》一书的典籍部分详细记述了宋代江 西九江、庐山地区的刻书、藏书情况。而早在南宋初年尤袤编撰 《遂初堂书目》即有京本、监本、杭本、江西本之分。凡此种种, 表明江西刻书不仅起于南宋以前,而且在宋代雕版印刷史上占有 重要的一页。 一、宋代江西刻书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个地区雕版印刷事业的发展,与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 以及文化教育水平有着必然联系,江西之所以成为我国宋代刻书 中心之一,在于其特定的社会环境与历史背景。 I.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空前繁荣 江西在宋代称江南西路,除饶州、信州和南康军属江南东路 外,管辖范围大致与今天相同。因处于内地,很少受战乱影响。尤 其是南宋以后,国家经济重心南移,,加之其地处长江中游而与生 俱来的优越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江西人口迅速增长。据统计,南 3】3 朝刘宋大明八年(公元464年)江西人口仅4.6万余户,33万余 余Ⅱ。人口昌盛使江西进入了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的新时期。《宋 史·地理志》记载:“江南东西路盖禹贡扬州之域……文物颇盛而 茗舜冶铸金帛杭稻之利,岁给官用度,盖半天下之入焉……。”据 《梦溪笔谈》卷十二、《能改斋漫录》卷十三载,宋代每年从东南 六路漕运粮食总定额为600万石,其中江南西路在北宋时为120 万8千9百石,占1/5多,到南宋时增至200万石,居三之一; “则江西所出为尤多。”故曾巩在《元丰类稿》卷十九《洪州东门 记》中描述;。其田宜杭徐,其赋粟输于京师为天下最。”江西做 为当时主要的粮食基地,在整个宋代国计民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 地位。与此同时,江西的商业、手工业、冶炼、造船等各行各业 都有了极大发展,并在很多方面居全国领先地位。这些无疑都为 其雕版印刷事业的进步创造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而其中发达 的造纸业,则为雕印书籍提供了直接的物质基础。江西地位江南, 遍生桑、楮、竹子等,可做为重要的造纸原料,就地取材,十分 方便。因此,宋代江西很多州县都盛产纸张,见诸文字记载的就 有抚州的茶杉纸、牛舌纸、算钞纸(亦称捭纸),清江的藤纸,吉 州的竹纸,临川的滑薄纸,九江的六蓝纸,南康军的布水纸等等。 其中抚州更是宋代七大造纸中心之一,所产算钞纸十分有名。雍 正《江西通志》记载:“宋人墨刻用捭纸者为贵,今绝无矣。”叶 德辉《书林清话》卷六亦云:“南宋时则以抚州算钞纸为有名。。又 记廖群玉《九经》本最佳,其“选纸之精,独重抚州算钞,可见 此纸之胜於他产。”此外,我国东南地区又是宋代主要的笔、墨产 地,纸、墨、笔於刻版印书缺一不可,江西地处其间。如上种种 得天独厚的条件是该地区雕版印刷业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 2.文化教育发达,名人学者荟萃 江西自古以来就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进入宋代以后更 314 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发达。宋初统治者以武力夺取天下之后,更 感到巩固政权,终须“以文为治”,于是注重采取一系列措施,发 展文化教育事业,使社会各界精心学术,崇尚文化,由此也对雕 版刻书的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措施之一是对唐以来所实行的 科举取士制度进行改革,进一步破除门阀限制,更广泛地面向中 下层知识分子,从而极大地激发了这些人求学上进、读书应考的 热情,也促进了各级教育的进步。早在唐代江西就有了以庐山国 学为标志的私人讲学机构。北宋初,作为地方最高学府的书院在 江西得以形成,到南宋时更是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宋代江 西境内有书院一百三十余所,数量居全国之首,故有“江西书院 甲天下”之说。其中自鹿洞书院享誉海内,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还有象山、鹅湖、豫章等书院也都规模宏远,颇负盛名。此外,江 西在宋代还开办有许多家族性的书院,诸如奉新胡氏的华林书院、 建昌洪氏的雷塘书院(又称雷湖书院)、分宁黄氏的芝台书院、南 昌陈氏的飞鳞书院等等。书院以下,又有州、县的各级各类学校, 即郡庠、郡斋、学宫、县学等,形成了遍布整个地区的教育网,也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