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22 陈晓强:训练食蟹猴使其适应于试验研究的方法初探
2抓取保定相关的训练和适应
作为实验动物,食蟹猴的最大用处足用于试验。从饲养笼内到进行操作势必会经历抓取和保定的过
程。这一过程的动物状态会大大影响之后操作时的动物心情,阏此这段过程中的动物训练和适应是非常
重要的一环。
现在很多的公司都使川捕猴杆和颈圈来进行动物的抓取。这一套装置成本较低,且操作方便,只需在
动物头颈上套上颈阁,然后用捕猴杆勾卜颈圈的环即可完成动物保定。但在使Jfj过程中,经常会看见动
物对捕猴杆具有一定的恐惧心理,会躲避、抓弄捕猴杆,甚至撕咬。为J,消除动物的这种心理,采用了如
下的步骤.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1)食蟹猴进入设施后。在饲养笼内放人领圈。供其玩耍2~3d;2)安置颈圈于动物身上;3)动物引导
入小笼内后。在捕猴杆的一端放置零食水果等食物,供其摄食;4)慢慢压缩小笼的空间,使动物到达捕猴
杆能勾到的区域;5)使用捕猴杆接触颈圈,直至勾卜颈圈。
在步骤3和5中,通常不能十分顺利的进行,此时应反复操作,降低动物的抵触心理,最终适应。对于
表现较好的动物,应及时予以奖励。
猴保定椅(以下简称猴椅)作为食蟹猴的保定方式正越来越受到很多公司的青睐,对猴子基本无伤害,在
猴椅上也能进行很多的实验操作如灌胃给药、静脉采血。但食蟹猴通常会对这个装置有较强烈的抵触心理,
一是上猴椅阑难,二是在猴椅七也表现的烦躁,不安静。通过阶段,阽的训练和适应方法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
h,时间从短到长,每一阶段需进行评估和判定,
题。从猴椅接触一猴椅卜保定5min一15min一3()min一1
只有在该阶段适应才能进行下一阶段,否则反复。这套进阶训练法虽然耗时较长,但其回报也还足很可观
的,毕竟很多的操作都足在猴椅上完成的。食蟹猴若能适应猴椅,将对操作带来很大的便利。
3操作相关的训练和适应
经历了以上的几个训练步骤后,食蟹猴已能基本适应环境和保定装置。接下去就能进行所需的实验
操作了。但动物还是不熟悉将要进行的操作以及相应的用品,于是还是需要进行训练和适应。
当能确定动物将进行哪些实验操作时。相应的训练‘I:作即可开始,但大可不必完全相同于真正的操
作。举例来说。动物将进行头静脉血液的采集。确定r这一操作之后,可每周进行2~3次的头静脉采血
训练。使用的采血针等物品需于真正操作时保持一致,但不用真I卜进行血液采集,可将针与动物进行亲
密接触,减少动物的紧张程度,不冉抓碰采血针。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技术操作,宗旨就是尽量使训练
和真正操作保持一致,使动物适应这些物品。
以上的3个方面只是食蟹猴训练使其适应于试验操作的一小部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走了很多
弯路,碰到过各种难题。譬如:1)如何评判动物已适应现在的训练项目;2)如何选择给予奖励的时机;3)
如何对待训练效果不佳的动物。
对于1)。一是建立合适且易于区分的评判标准;二是加强动物训练人员的培训,使训练人员能达到一
致的评判水准。对于2),对于食蟹猴,完成一次令人满意的训练项目后进行物质奖励是必不可少的;随着
训练步骤的提升。物质奖励也应该随之增加,能使动物对后面奖励的期待度增加,从而顺利完成后续动
作。对于3),一群食蟹猴中,总会有若干个难以驯化和比较不配合的个体。此时不可操之过急,可将其反
复和差别化训练,加大低阶训练的力度,巩固完成后方可进行下一阶的训练。
近阶段以来,正在练习一些更加简单易操作的食蟹猴训练方法,如统一口令法。通过统一的口令如
“进去”、“出来”,也能使食蟹猴进出小笼具。但动物的实行率不是特别高,而且对于发声人员。要求声音洪
亮并带有指示口吻,否则效果小显著。此外,对于捕猴杆的适应性训练也在进行精简和优化.从原来的双
人双杆转变成单杆保定后徒手抓取。在防护措施得当的条件下,简化了抓取过程,缩短了时间。同时也取
消了之前颇为复杂和耗时的双人捕猴杆保定训练。
食蟹猴和其他非人灵长类的训练其实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在国际卜早有文献报道.很多的方法
都值得借鉴和学习。总之,食蟹猴的训练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每个设施都可以根据条件和特色设计属
于特定的方法和步骤。但有一个规则足共通的,那就是确定最终的实验日标,思索需要训练和适应的项
目,并及时给予奖励,强化训练。在实践过程中,加以修‘正和调整,发挥动物训练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完成
动物实验。
训练食蟹猴使其适应于试验研究的方法初探
作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专题讲练:第21讲 植树问题.doc VIP
- 影棚及摄像器材租赁报价单.pdf
- 应用博弈论解决海盗分金问题.pptx VIP
- 2025年高考天津卷作文“车轮辐辏”审题立意及范文 .pdf
- 挖掘红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图文.pdf VIP
-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及干预效果分析.doc VIP
-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清单500项.pdf VIP
- 四川成都高新科技创新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IATF16949--过程审核检查表-(含审核记录)-.pdf VIP
- 2026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30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