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术综合化学模式识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苍术综合化学模式识别   [摘要]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法?系统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建立苍术药材的综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DB-wax毛细管色谱柱(0.25 mm×60 m, 0.25 μm),质谱条件为EI离子源,电子能量为70 eV,建立苍术GC-MS指纹图谱,并以33批药材的共有色谱峰面积为依据,建立其系统聚类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判别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指纹图谱法可以区别不同品种及产地苍术,系统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及判别分析法所得的结果一致,均能很好地区分道地茅苍术?非道地茅苍术和北苍术?因此,所建立的综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可用于苍术的质量控制及品种评价?   [关键词] 苍术;GC-MS;综合化学模式识别;质量控制与评价   [收稿时间] 2014-03-1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30070;江苏大学第十二批学生科研立项一般项目(Y12A152)   [通信作者] 欧阳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Tel:(0511E-mail: zhenouyang@;郭兰萍,博士,主要研究中药资源生态学,E-mail:glp01@126.com   [作者简介] 王?,硕士研究生,TelE-mail: wfan1988@   苍术Atractylodis Rhizoma是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或北苍术A. chinensis (DC.) Koidz.的干燥根状茎?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能?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1]?茅苍术主要分布于江苏?湖北?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等省;北苍术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辽宁等省?苍术资源分布广泛,是一个受地理环境影响很大的复合体[2-3],茅苍术与北苍术的化学成分存在很大变异[4-8],其药效也有显著差异[9]?而通过外观形态难以区分苍术质量的优劣,导致药材混杂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对苍术进行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化学成分复杂,采用单一的模式识别方法来表征药材的质量会存在一定局限性?综合多种模式识别方法,可以客观的反映不同因素对药材品质的影响,为药材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不同产地的33批茅苍术与北苍术样品为基础,综合运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方法,以期建立苍术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   1 材料   美国Agilent 6890N气相色谱仪和5973型质谱联用仪(GC-MS)?石油醚,乙酸乙酯为色谱纯?   苍术药材分别采自江苏?安徽?湖北?陕西?河南?内蒙古?辽宁?河北?山西等地33个不同地区?不同品系苍术,见表1?考虑到物候期对苍术根状茎挥发的影响,所有苍术样品均在2011年7月至10月在茅苍术和北苍术的花期时采集,所有样品均经安徽中医药大学彭华胜教授鉴定?   2 方法   2.1 供试品制备   分别取不同产地苍术药材粗粉约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石油醚150 mL,超声(功率160 W,频率50 kHz)3次,每次30 min,合并提取液,抽滤,回收石油醚后得挥发油?取挥发油样品100 mg于5 mL量瓶中,加入醋酸乙酯至刻度,得供试品溶液,0.45 μm滤膜过滤后供GC-MS 分析用?   2.2 色谱质谱条件   色谱条件:DB-wax毛细管色谱柱(0.25 mm×60 m,0.25 μm);载气为氦气(99.999%),流速1 mL?min-1;进样口温度250 ℃;检测器温度250 ℃;柱温:起始温度为85 ℃,保持5 min,以3 ℃?min-1升温至185 ℃,保持5 min,再以10 ℃?min-1升温至250 ℃,保持5 min?质谱条件:EI离子源,源温230 ℃,电子能量为70 eV,连接器温度280 ℃,扫描范围m/z 33~350,电子倍增器电压为2 400 V?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   2.3 方法学考察   2.3.1 精密度 按照2.1项下的方法制备L1号样品供试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比较共有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 RSD0.49%,相对峰面积比值 RSD 平均值3.3%,表明该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2.3.2 稳定性 按照2.1项下的方法制备L1号样品供试品溶液,分别在制备后 0,2,4,6,8 h 进样,比较各共有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各共有指纹峰的相对保留时间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